"
左家综合试验站
艾军
山葡萄栽培采用硬枝扦插技术繁殖自根苗, 成苗率一般在20%~30%,苗木根系弱,定植后树势不强,进入丰产期晚。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近年来本团队采用贝达的较短枝条作砧木,山葡萄生产主栽品种枝条作接穗进行硬枝嫁接,嫁接苗定植时进行深栽,促发自生根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 嫁接及愈合处理
于3月中、下旬,把接穗和砧木由贮藏地点取出,如果枝条的含水量偏低,可用清水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一般浸泡12h即可,同时把附着的沙子洗去。
选贝达枝条粗度为0.6~1.0cm,上端在节间平剪,下端斜剪,并在下端留有基节,将节上的芽眼剪除,砧木长度12.0cm
左右。接穗在芽下1.0cm处下刀,应在接穗下端的宽面两侧切削成斜面长3.5~4.0cm的楔形。由砧木上端剪口正中部向下直切深4.0~4.5cm,将接穗插入,用1cm宽塑料条从上往下缠紧。在缠绕过程中注意不要错动接穗位置,而且要缠得牢而又不过紧,嫁接完毕要马上用湿锯末或湿沙把接条培起来。
生产中主要用火炕或电热温床促进愈合。在愈合处理前,先给火炕上的沙子加水,调到手紧握从指缝能挤出水而不滴水的程度(用锯末代替沙子亦可)。先铺10cm厚的沙层,把接条(苗)以50~60°的倾斜度,按1cm的株距、1.5cm的行距,摆在沙子上,每摆好一行就用沙子填好一行,厚度接近顶芽下方为止。全炕摆满后,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覆盖的方法最好是起脊式,中间脊高70cm左右,两边贴在炕墙上,便于防水。愈合处理过程中,芽眼处温度稍低些为好,以防芽眼过早萌发,一般最高不能超过15℃,插条接口部保持在20~25℃之间。要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及时加以调节。经20~30d,接口就能愈合。砧木下端生出根系,接穗已萌发展叶,此时可逐渐降温。敞开覆盖的塑料薄膜,使根和叶得到数日的锻炼后,即可移入苗圃。
2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在贝达越冬需要防寒的地区,采用嫁接苗建园,定植时必须深栽,即砧木部分要低于地面6.0~8.0cm,并在定植当年晚秋(土壤封冻前)在树下埋小土堆防寒。经2~3年的生长,检查植株的自生根系,待植株生出的自生根系入土达50~60cm深时,可结束培土越冬防寒。
采用该方法嫁接育苗的成苗率可达70%~80%,嫁接苗木根系大于扦插苗木,较好地解决了山葡萄硬枝扦插育苗成苗率低、根系弱的缺点,建园前期植株利用砧木的健壮根系,生长量大,树体成型快,开花结果早。随着自生根的不断生长,逐渐替代砧木根系,解决了贝达砧木抗寒性弱的缺点,使山葡萄根系抗寒性强的特性得以实现。因此,极有推广利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