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10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云南葡萄日灼病的防治措施 [2013/6/24 17:28:36] 来源: 作者:Admin
"

 

 

 
 
元谋综合试验站
张武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 葡萄产地多位于海拔1100~2000m之间,年平均气温14~23.6℃,年日照时数2000~2800h,其中多数在2200h以上,≥10℃活动积温5000~8560℃。良好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光合作用和糖分的积累及果粒着色,但云南葡萄成熟期(4~7月)处于高温季节,地面温度有时可达50℃以上,在年平均气温≥17℃的干热河谷地区如红河流域和金沙江流域,葡萄发生生理性病害日灼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减轻日灼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1 选择适宜品种
 
  长势好的品种树冠叶面积大,日灼发生相对较轻。近30年来,云南先后引进了120余个品种,经济性状好、长势比较好的欧亚种有无核白鸡心、凤凰51及红地球,欧美杂交种有夏黑、黑丰等。巨峰葡萄虽然有较大栽培面积,但在云南干热区普遍长势偏弱。酿酒品种表现比较好的有黑虎香(又称玫瑰蜜)、赤霞珠和美乐等。
 
  2 采用“V”型架或棚架栽培
 
  这两种架势与单壁篱架相比,日灼明显减轻。“V”字型架地面以上架高一般1.6~1.8m,按行距2~2.5m栽培,架材上3根横档的长度从下向上依次为80~100cm、120~140cm和160~180cm。采用“V”型架栽培的葡萄常见有扇形和“T”字型高宽垂两种树形。前者每行葡萄使用6根钢丝,后一种整形方式每行采用6 根钢丝,其中最下一根钢丝距地面的距离80~100cm,根据当地的雨量和葡萄成熟期的空气湿度决定。棚架栽培采用行距4~6m,株距1~2m,架高2~2.5m。目前,本省宾川等地葡萄栽培行距窄、密度大,多数采用单壁篱架栽培,日灼病较重。
 
  3 采取合理叶幕进行夏季修剪
 
  一般在花序以上萌发的副梢,留1~2个叶片摘心,以增加叶幕量,达到果穗遮阴,降低日灼病发生的目的。
 
  4 套袋
 
  在日照强烈的地区,一般在果实着色前20d左右开始套袋。套袋前要全面对果穗喷施一次灭菌酯(又叫阿米西达)或世高(苯醚甲环唑)+福美双药液,以预防黑痘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
 
  5 适时灌水
 
  高温干旱季节适时灌水,既可降低地面温度、增强树势、增加叶面积并减轻日灼,还能预防裂果的发生和增加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