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4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甘肃河西地区酿酒葡萄采前裂果的防治 [2013/6/24 17:28:11] 来源: 作者:Admin
"

 

 

 
兰州综合试验站
郝燕 张坤 王玉安 杨瑞
 
 
 
  葡萄裂果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多发生于果实接近成熟时期。甘肃省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具有优越的自然光照条件,全年降雨量不足200mm, 高台县平均降水量仅为105.8mm,年蒸发量1966.7mm,是年降雨量的18.6倍,但是近年来降雨量越来越集中在采收期的9月下旬,如2009年9月10~18日连续降雨8天,雨量达到了47mm;2010年9月16~21日连续降雨6天,雨量达到了50mm,致使果皮较薄的贵人香、霞多丽等品种遇雨发生裂果,裂果后霉菌入侵使果实灰霉病发生严重,最终导致果实腐烂,失去商品性。
 
  裂果主要发生在果皮较薄的白色品种上,其中赛美蓉、贵人香等品种裂果率在70%~80%,收益受到很大的损失,红色品种裂果稍轻,赤霞珠裂果率在20%左右。
 
  1 裂果发生原因
 
  (1)在葡萄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进入着色期后,若突降大雨,土壤含水量剧增,根系大量吸水,果实膨压增大,会导致果皮破裂发生裂果。
 
  (2)由于近年来酿酒葡萄基地收益差,影响了果农种植葡萄的积极性,对葡萄园的投入减少,导致树势弱,这也是导致葡萄采前裂果的原因之一。果粒过于紧密的品种,果粒彼此挤压,靠近果肉的细胞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较缓,果实膨压增大导致裂果。
 
  (3)葡萄植株留枝蔓过多、总叶面积过大,架面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如果留果、果粒过多,叶面积相对较少,叶与果的水分代谢不平衡,果实成熟后皮薄而脆,易发生裂果。
 
  2 防止裂果的措施
 
  (1)建议秋季施入农家肥,增加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2)保持合理叶幕,及时除去副梢,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3)葡萄果实转色期至采收前,及时摘除老叶,使树体行间通风透光,对减少裂果有益。
 
  (4)在果实转色期喷速克灵防治灰霉病,以减少葡萄裂果后造成灰霉菌侵染,减少损失。
 
  (5)在果实成熟期,随时摘掉葡萄园中病组织,同时准备一个装有防治灰霉病药液的塑料桶,随摘随把病果扔进药液里避免病菌再传染。
 
  (6)在葡萄转色期到果实成熟期,全园喷钙提高果实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