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研究室
王海波 刘凤之 王孝娣 王宝亮 魏长存 冯晓宇 刘万春 何锦兴
6 新梢生长期
从萌芽到开花一般需40~60d左右。待芽伸出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蘖及并生芽和过密芽;待3~4片叶展开时开始喷施设施葡萄专用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制专利产品)以利于在叶片形成过程中补充营养形成高质量的叶片,每隔7d喷施1次,连喷2~3次为宜;待展叶8~10片时按照品种特性和整形要求及时绑缚新梢,同时开始进行CO2施肥,直至解除棚膜为止(如采用CO2生物发生器法进行CO2施肥,则应于9月份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操作);待花前1~2周叶面喷施设施葡萄专用叶面肥氨基酸硼或氨基酸锌及氨基酸铁等,每隔7d喷施1次,连喷1~2次;待地温达到要求时,可于北墙或地面挂铺反光膜。温湿度调控标准如下:气温白天20~25℃;夜间10~15℃,不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为宜。此期注意对红蜘蛛、毛毡病、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其中2~3叶期是红蜘蛛、毛毡病、绿盲蝽、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重要防治点;花序展露期是炭疽病、黑痘病和斑衣蜡蝉的重要防治点;花序分离期是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穗轴褐枯病的重要防治点;开花前2~4d是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穗轴褐枯病等病害的重要防治点。
7 花期
花期一般维持7~15d。花前一周如果土壤干旱可浇一次小水,同时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梢于2~3节处扭梢,同时花序以上留5~6片大叶摘心以提高坐果率(如巨峰等);而对于坐果率过高的品种如红地球等一般需采取花期浇水和坐果后摘心的方法降低坐果率。同时于开花前后10~15d,进行疏穗使产量负载合理(一般亩产控制在1500~2000kg),原则是1~3个新梢对应1穗果,每新梢大约15片叶左右。此期温度管理重点是避免夜间低温,其次还要注意避免白天高温的发生,调控标准如下:白天22~26℃,夜间15~20℃,不低于14℃;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要求65%~70%为宜。
8 浆果发育期
此期温湿度要求:气温白天25~28 ℃,夜间20~22 ℃,不宜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70%,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为宜。
疏粒:于花后2~4周进行疏粒,疏掉果穗中的畸形果、小果、病虫果以及比较密挤的果粒,第1次在果粒绿豆粒大小时进行,第2次在果粒黄豆粒至花生粒大小时进行。自然平均粒重在6g以下的品种,每穗留60~80粒为宜;自然平均粒重在6~7g的品种,每穗留50~70粒;自然平均粒重在8~10g的品种,每穗留40~60粒;自然平均粒重大于11g以上的品种,每穗留35~40粒;一般红地球每穗需保留80~100粒。
副梢管理:当新梢顶端萌发的副梢长至5~7片叶时留5~7片叶及时进行摘心,同时抹除果穗以下副梢,而对其余副梢均留1叶绝后摘心;待顶端二次副梢长至6~7片叶时留5~6片叶及时摘心,同样对其余副梢留1叶绝后摘心;待顶端三次副梢萌发后留1~2叶反复摘心。
肥水管理:于花后1周开始每隔10~15d叶面喷施1次设施葡萄专用氨基酸钙叶面肥直至浆果开始着色时结束。如要生产富硒功能性保健果品,此时需要喷施设施葡萄专用氨基酸硒叶面肥;待果实种子发育期即第一次膨大期结束时依土壤情况适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等,同时浇1次水,最好采取膜下滴灌或微灌方式,并采取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方式。
此期注意对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斑衣蜡蝉和叶蝉等的综合防治,其中落花后是防治黑痘病、炭疽病和白腐病的重要防治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