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刘三军 蒯传化 于巧丽 陈锦永
葡萄极早熟新品种夏至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绯红(Cardinal)和玫瑰香(MuscatHamburg)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极早熟、大粒、丰产、抗病、优质的特点,适合于露地早熟栽培和保护地促成栽培。
1 主要性状
1.1 植物学特征
夏至红为欧亚种。树势中庸偏强,幼嫩枝条绿色具紫红色条纹,成熟枝条颜色为红褐色,枝条圆,表面有细条纹,表皮上具皮孔,节上和节间无绒毛,节间长度中等,一般为10~14cm,枝条粗度为0.5~0.8cm。植株生长后,枝条呈半直立状,新梢上绒毛少,卷须分布间断,卷须长为14~20cm。新梢生长势中庸,副梢萌发力、生长力中等偏强。新梢顶部嫩梢形态半开张,颜色红色,绒毛较少。幼叶表面紫红色,有光泽,绒毛少。成熟叶片较大,心型,绿色,叶片平展,中等厚。锯齿形状为双侧凸。叶片五裂,缺刻深,上缺刻稍重叠,基部形状为“U”形,下缺刻重叠,基部形状为“U”形,叶柄中等长,为6~8cm,叶柄凹半闭合,基部为“U”形。叶背具刺毛少。两性花,第一花序一般着生枝条的3~4节,每新梢着生2~3个花序。每果粒中有1~3粒种子,平均为1.4粒,种子发育一般。
1.2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 无副穗,果穗大, 穗长1 5 ~ 2 5 c m , 宽10~13cm,平均单穗重750g,最大可达1300g以上,果穗上果粒着生紧密,果穗大小整齐。果粒圆形,着色、成熟一致。果粒纵径1.5~2.3cm,横径1.3~1.5cm,平均单粒重8.5g,最大15g,皮中等厚,果粉多,肉脆,硬度中,无肉囊,果汁绿色,果实成熟时紫红到紫黑色,果肉绿色,不脱粒,不裂果。风味清甜可口,具轻微玫瑰香味,品质极上。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9%、总糖11.92%、总酸为0.72%、糖酸比为17:1、Vc含量为8.99mg/100g、氨基酸含量为38.46mg/100g,单宁含量为299.6mg/100g。夏至红具有早果丰产特性,可以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2 年生的夏至红,每667m2产量可达1200kg左右,3年生产量可以达到1750~2000kg/667m2。
1.3 物候期
在河南省郑州地区,夏至红4月2~5日萌芽,5月18~23日开花,花后浆果开始生长膨大迅速,浆果6月24日开始着色,果实着色后还有一次膨大过程,果实开始成熟在6月28~30日,充分成熟为7月5日,果实成熟期极早。果实整个发育期为47d。新梢开始成熟为7月15日,11月上旬落叶。
1.4 抗逆性
夏至红在沙壤土、粘土、黄河冲积土均表现结果良好,对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黑痘病均有良好抗性。成熟期遇雨没有裂果现象。保护地栽培中,生长势中庸偏强,连续丰产性能优良。夏至红是极早葡萄品种,果实基本无病虫害的侵害,除在多雨年份注意防治葡萄黑痘病外,果实成熟前可以少量喷药或不喷药。但果实采摘后的生长期,特别是多雨年份,或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应注意防治葡萄病害的发生。
2 栽培技术要点
主要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栽培技术要点:
2.1 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排水条件良好的地方建园。
2.2 栽培架式和株行距为:篱架:2m×1m;小棚架为:4m×1m;高宽垂架式为:3m×1.5m。
2.3 该品种的抗病力中等,要注意防止后期的霜霉病的危害。
2.4 该品种进入盛果期后,要注意配方施肥,施肥的具体比例前期为N:P:K=1.2:1:1,后期为:N:P:K=1:1:1.5,以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2.5 该品种的冬芽易萌发,要注意夏季的修剪方式。保护地栽培时注意低温休眠和发芽问题。
2.6 合理控制负载:一般每个结果枝条上留1穗果,每667m2产量控制在2000kg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