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与质量控制研究室
王文举 王振平
1 存在的问题
1.1 设施内光照不足,入夏后撤除棚膜过晚
红地球葡萄设施栽培,一般栽后第2年产量较好,第3年产量明显降低,出现了隔年结果现象,严重影响了葡萄的连年丰产,这种现象与花芽分化密切相关。由于设施墙体、钢架的遮阴和覆盖物对阳光的反射、吸收等作用,导致设施内的光照大大减弱。一般温室中距离棚膜1m处光照强度只有室外的60%~80%。弱光使葡萄叶片变大变薄,颜色变淡,枝梢徒长,节间变长而且纤细,光合产物积累少,严重影响葡萄花芽分化。宁夏果农通常在6月中旬后撤除棚膜,因撤膜过晚,大大缩短了葡萄全光照下的日照时数,致使花芽分化推迟,分化节位提高(下部1~4节无花),甚至出现花序变小和结果枝率下降、连续结果能力差等问题。
1.2 土壤容重大,氮肥用量偏大,有机肥施用量不足
设施建造初期机械打墙的高强度反复辗压,导致设施内土壤被压实,土壤孔隙减少,直接表现为表层土壤容重增大,与当地农田相比,机械打墙使得表层土壤容重增0.2g/cm3,增加16%;而深达3m左右的机械挖掘过程使得耕作层以下土壤的容重降低0.15g/cm3。研究表明,土壤容重达到1.40g/cm3,已经成为根系生长的限制值,容重超过1.60g/cm3,植物几乎不能成活。一般来说,容重达1.50g/cm3时,植物根系已难伸入,已是根系穿插的临界点。凡是采用机械打墙的,设施葡萄栽培土壤的紧实度已经达到根系伸展的极限值,成为限制葡萄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另外,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化肥的大量施用以及干旱气候环境下土面蒸发强烈,土壤溶液浓度可高达7~8g/L(一般露地栽培土壤溶液浓度约
0.3g/L左右)。土体内水分沿着毛细管向上运动,水分蒸发后,盐分残积在土表,易产生积盐现象。
2 解决办法
2.1 加强夏季管理,改善光照条件
建造采光合理的设施,并采用透光性能良好的覆盖材料,还可以用地面铺设反光膜或后墙张挂反光幕;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如宁夏地区在5月中旬,当昼夜温度稳定在16℃时撤除棚膜,使新梢有充足的时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形成健壮的新梢,形成良好的
花芽;从萌芽开始,要经常检查并及时去除位置不当的副芽、隐芽和多余的芽,重点培养中、下部适当部位发出的枝梢;合理留枝,一般3年生以后采用篱架的葡萄,每米架面留粗壮新梢8~10个即可,多余的去掉;结果枝开花前,在花序以上留7片叶摘心,其顶部留1~2个副梢, 且副梢留2 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全部抹掉。
2.2 盐碱较重园区增施有机肥,少施或不施化肥
在建设施园区进行盐碱土壤的改良,做法是在园区外围深挖排水沟,主干沟宽8m、深3m、底宽1.5m。支沟宽3m、深1.5m、底宽0.8m。地下水位在1.5m左右时,每667m2棚室内挖11条暗沟,其中南北向10条,东西向1条,使温室内排盐暗沟内外相连贯通。施足底肥,在定植沟中,667m2施腐熟有机肥6~9m3,沟底最下层铺杂草或秸秆15~20cm,肥料与表土混匀回填沟中,栽植时进行高垄定植。其次,增强土壤通透性对葡萄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增施改土效果较好的有机肥(腐熟的家畜粪肥或作物秸秆),这样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土壤表层盐积现象,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缓冲性能,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补足微量元素,促进根系生长,并对减轻环境污染和预防黄叶病的发生有显著效果。此外,葡萄抗盐力较差,应严格控制土壤肥料种类和数量,尽量选择盐效指数较小的肥料(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的盐效指数分别为34、8、46,而尿素、硝酸铵和氯化钾的盐效指数分别为75、105、116),减轻盐胁迫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