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研究室苗木生产岗位
王军
一、总则
一般来说,大部分温带地区的葡萄园受益于氮肥和钾肥的施入。商业化的葡萄种植者应该制定综合的施肥计划,施肥计划的制定是建立在叶片或叶柄分析的基础上;而小规模的葡萄园如果能保证稳定水平的氮肥和钾肥,也能获得很好的收益。对定植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葡萄园来说,每年每公顷施入33.6千克和67.2千克的纯氮即可;对成龄葡萄园来说,根据对树体大小(减小、维持、增大)的要求不同,每年每公顷分别施入33.6千克、67.2千克和112千克的纯氮;每年每公顷施入纯钾168千克即可满足需要(表1)。当新梢长至25-40cm时,将肥料施入即可。当叶片表现缺钾症状时(叶片边缘呈烧焦状),可以立即施入钾肥。
表1 葡萄园氮肥和钾肥的大致施肥量*
年施肥量(纯)
(千克/公顷) |
硝酸铵 |
氯化钾 |
复合肥** |
千克/公顷 克/株 |
千克/公顷 克/株 |
千克/公顷 克/株 |
氮
33.6
67.2
112 |
101 57
196 113
336 170 |
|
____*** 198
____*** 397
____*** 652 |
钾 |
|
|
|
168 |
|
280 170 |
___**** ___**** |
*:假定栽植密度为2.1×2.75;**:应根据复合肥的氮含量计算具体用量,本例含氮量约为29%;***:大面积葡萄园施复合肥生产成本提高;****:这类产品在满足氮肥需要的同时,不能满足钾肥的需要,需要增施氯化钾。 |
二、施肥
葡萄与其它作物一样,需要充足的必须养分供给,才能达到最佳的生长和结实。大部分土壤含有充足或接近充足的所有养分。N、P、K、Mg和B是限制葡萄产量的主要养分,葡萄园施肥计划的制定就是要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
为了提高施肥的有效性,葡萄种植者一定要准确判定葡萄园的养分状况。葡萄园所处的位置或同一葡萄园的不同地段在供给树体养分方面变化很大。种植者可以采用若干方法判定葡萄园的养分状况,生长势弱、叶片颜色浅、坐果率低、落叶早,说明一种或几种养分的含量低;而树体和果实成熟期延迟、长势过旺,则说明氮肥的施用过量或施用时间过迟。
土壤分析是判定土壤中养分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叶柄养分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它使种植者有能力关注进入葡萄树体内养分的实际量。这两种分析方法应结合使用,以更好地了解葡萄园的生产能力。
三、土壤养分分析
土壤养分分析相对简单,可以在秋季或春季采样进行。土壤养分分析能确定大量元素(N、P、K)、中量元素(S、Mg、Ca)和微量元素(Fe、Mn、B、Cl、Zn、Cu、Mo)的有效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适合葡萄的生长和结实。美洲品种,特别是含有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血缘的品种,比欧亚种葡萄(V. vinifera)更适合低pH值的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能力(CEC)是指示土壤颗粒与葡萄根之间自由进行阳离子(H+、Ca2+、K+)交换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随着粘土含量增加,更多的土壤颗粒能有效吸附养分。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2-3%即可。CEC值表示土壤保持可交换阳离子(H+、Ca2+、K+、Mg2+)的能力,土壤有机质和粘土含量影响CEC,最后决定每一种养分可被植物利用的量。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CEC值,如沙土为1-5,粉土为5-20,粘土为20-30,有机质在30以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肥力和耕作性。
土壤样品一般在秋季或早春采集,主要决定于你在什么时候施肥。一些葡萄种植者认为,秋季采样分析后购费价格较低,而另一些种植者认为施氮及其它元素的肥料应在春季新梢开始生长前。
氮肥的施用最好在坐果期,最晚不能晚于转色期。夏中至夏末施氮将促进葡萄营养生长持续进行至秋季,而此时应该使植株逐步开始耐寒锻炼以备休眠。
葡萄栽培者可以使用土钻、铁锹或铲车采集土壤样品,采样时一定要保证在葡萄园中沿‘Z’或‘X’形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只在葡萄园中央或四周采样。为了使样品具有代表性,一定要使用干净的塑料工具采样,并且使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尽可能大一些。为了正确评价葡萄园土壤营养状况,每个采样点至少要保证采集两个土层的样品,第一层位于地表至20cm深处,第二层位于20cm至40cm深处。采集好样品后,要标注样点编号、土层、何时施用过何种肥料、施肥量、作物长势、年龄、是否灌溉等信息。
三、葡萄树体养分状况分析
在分析葡萄树体养分状况时,叶柄时很好的分析对象,因叶柄的养分状况能很好地指示整个葡萄树体的养分状况,采集时间大致在7月1日至8月30日(转色前)之间。采集好样品后,标注好样品信息,如品种、叶片位置、采集时间等。为了使叶柄营养状况分析能更好地指导施肥实践,可以在周年不同时期进行采样分析。个别时期、个别树体的养分分析只能用于营养诊断或某一时期树体的养分状况,不能反映一年以后的养分状况。
在给定的葡萄园中叶柄分析一般连续进行3-5年,这样就能得到养分变化趋势和各种养分含量的变化。解读养分的变化趋势(增加、维持、减少),然后用于指导施肥计划和栽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这样就能使葡萄种植者每年都能保持优质高产。葡萄叶柄推荐的养分含量见
表2。
表2 葡萄叶柄分析推荐的养分含量
元素* |
缺乏 |
正常值以下 |
正常值 |
正常值以上 |
过量 |
N(%) |
0.3-0.7 |
0.7-0.9 |
0.9-1.3 |
1.4-2.0 |
|
P(%) |
0.12 |
0.13-0.15 |
0.16-0.29 |
0.30-0.50 |
≥0.51 |
K(%) |
0.5-1.0 |
1.1-1.4 |
1.5-2.5 |
2.6-4.5 |
|
Ca(%) |
0.5-0.8 |
0.8-1.1 |
1.2-1.8 |
1.9-3.0 |
≥3.1 |
Mg(%) |
0.14 |
0.15-0.25 |
0.26-0.45 |
0.46-0.80 |
≥0.81 |
|
10-24 |
25-30 |
31-150 |
150-700 |
>700 |
Fe(ppm) |
10-20 |
21-30 |
31-50 |
51-200 |
>200 |
Cu(ppm) |
0-2 |
3-4 |
5-15 |
15-30 |
≥31 |
B(ppm) |
14-19 |
20-25 |
25-50 |
51-100 |
>100 |
Zn(ppm) |
0-15 |
16-29 |
30-50 |
51-80 |
>80 |
*:数值随葡萄种的不同而有差异,叶柄的采样期在7月15日至8月15日间。 |
四、施肥要点
(一)大量元素肥料
大量元素是维持树体营养生长、产量形成、一定生长势和安全越冬的基础。树体养分状况可通过土壤和植物组织分析确定。近年的研究表明,6月份采集的叶柄分析结果可能更能准确反映植株养分状况。
1、氮
氮是葡萄园中最容易发生缺乏的元素之一。当葡萄树体中的氮素含量低或缺乏时,叶片颜色表现为淡绿色到黄绿色,失绿常出现在老叶上,因为氮素可从老叶移动到新叶上。缺氮好表现为营养生长减弱,坐果率降低。
氮肥一般分次施用:萌芽期或萌芽后、开花期,每次的施用比例要根据植株生长势及其它因素而定。一般来说,每公顷葡萄园每年需补施45-90千克纯氮,如果施入硝酸铵(含氮量33-50%),则每公顷需要施入135-270千克。生长势弱的葡萄园应多施入氮肥。施肥时不要将肥料放在树干基部。
大多数种类的氮肥均可用于葡萄园,至于选择何种肥料主要决定于价格和纯氮含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对高pH值的土壤而言,当叶片呈现缺Mn或缺Fe症状时,建议施用硫酸铵,因硫酸铵具有提高土壤酸度的趋势,可使更多的Mn能被葡萄根利用,而低pH值的土壤不要施用硫酸铵。各种养分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有效性见图1。
氮肥施用量过大能刺激葡萄树体过分生长,从而导致其它养分的缺乏。例如,如果K、Mg和其它养分在给定的葡萄园施用量较少,氮肥施用量增大会导致葡萄树体呈现一种或几种养分缺乏症。
图1 各种养分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有效性
2、磷
一般来说,葡萄园不会出现缺磷症状。当经过土壤或叶片分析发现缺磷时,可施用过磷酸钙或含磷的复合肥即可,施入量应结合土壤和叶片分析结果来定。
3、钾
当产量过高而钾肥施用量较少时,葡萄经常出现缺钾症,叶片表现为无光泽的暗绿色。在夏中至夏末,叶片可能呈现青铜色,特别是在正对阳光的叶幕一侧叶片,一些叶片上可能出现黑色斑点或斑纹,表现为典型的‘黑叶’;严重缺钾时,可能出现叶缘褪绿、呈棕色、枯萎等症状。其它可能的症状包括叶面上遍布棕色坏死斑点或区域,严重缺钾时,树体上几乎超过一般的叶片表现这些症状,使树体生长势减弱、果实变小、产量降低。一般来说,缺钾症首先出现在新梢中部的叶片,然后向老的基部叶片发展。
含钾肥料包括硫酸钾(约含50%的K2O)、氯化钾(约含60%的K2O)和硝酸钾(约含44%的K2O)。叶面喷施硫酸钾或硝酸钾能暂时有效缓解钾缺乏。钾肥施于土表易被固定,虽然比磷酸盐被固定的少,这种固定化作用使钾不能被根利用。一般来说,在pH值7.0左右的粘土中比pH值在5.0左右的沙土中被固定的量多。因此,粘土的钾肥的施用量和次数要比沙壤土多,特别是在pH值高于6.5的土壤。
钾肥应开沟施入,全园撒施钾肥效果既差也不经济。当土壤或树体中钾含量低时,可以土壤或叶面施用硫酸钾或硝酸钾。土壤施钾量应根据土壤、叶柄分析结果或两个分析结果结合使用,一般来说,每年每公顷施入110-440千克钾肥即可。如果采用叶面喷施,任何钾肥的喷施浓度约为7-12g/L,成龄葡萄园每公顷的用量约为750-1130L。叶面喷施钾肥只能暂时解决缺钾问题,土壤施钾具有长期效果。根据分析结果,可以采用土壤和叶面施钾相结合的方法。一定要避免钾肥使用量过大,否则易导致镁缺乏,并使葡萄浆和葡萄酒中pH值升高。
4、镁
低pH值或酸性土壤的葡萄园,以及施用过量钾肥的葡萄园最容易发生缺镁症。土壤pH值越低,束缚于土壤颗粒的Mg2+越多,从而不能被根利用。土壤中K+含量提高,会引起土壤表面的Mg2+被取代,从而引起有效Mg2+含量的降低。
缺镁症首先在老叶上表现,缺绿症(黄化)出现在叶脉间区域,而叶脉仍保持绿色。随着树体受影响程度的增加,老叶上叶脉间失绿更加严重,并逐步扩展到新梢顶端的幼叶。有时,整个树体极度缺镁时,顶端的幼叶也不表现症状。
当土壤pH值在5.5以下,施用5-10吨/公顷高镁石灰,这样可以提高土壤pH值,改善镁缺乏。如果土壤pH值在6.5以上,则不需要施用石灰,叶面直接喷施硫酸镁即可。有时即使施用了含镁石灰石,缺镁症依然严重,叶面喷施硫酸镁是快速解决方法,但只是暂时性的。叶面喷施硫酸镁的浓度为19g/L,一年喷施两次即可,第一次在花后立即喷施,第一次喷布后2周进行第二次喷布,每公顷用量1800-2800L。如果想达到长期效果,可以将硫酸镁施于土壤中。需要指出的是,在高pH值的土壤中,缺镁是由于过量施用钾肥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硫酸镁(110-560千克/公顷)可以单独或与其它肥料混合后,均匀施于葡萄园地表。小型葡萄园硫酸镁的施用量为110-330g/株。硫酸镁或含镁石灰石可以在任何时候施入。
(二)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
虽然这类肥料的需求量小,但对树体的良好发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这类肥料施用浓度过高,无论是土施还是叶面喷施,都有使其达到有害浓度的风险。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Mn、Ca、Fe的缺乏。土壤或叶柄分析结果可能指示它们的缺乏,叶面喷施缺乏的元素可以立即显现效果,但这种效果是暂时性的,不能用于长效施肥计划的制定。
1、钙
用石灰处理过的土壤一般不会发生缺钙,除非土壤pH值降至5.8以下,可能会有小部分钙被土壤固定。此外,含钙量高的石灰能够将充足的钙补充到土壤中,钙肥可以以磨细的石灰石粉或氢氧化钙,或与其它肥料混合后施用。
2、硼
缺硼在葡萄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坐果率降低、果穗变小、果穗中伴有杂色浆果,枝条顶端的芽眼有时不萌发,梢尖有时扭曲。缺硼可以通过叶柄分析确认,并可通过叶面喷施硼肥补充。如果土壤酸碱度不呈碱性,硼的有效性不成问题。硼砂或含硼肥料可在春季喷施。
3、锰
缺锰症首先表现为幼叶叶脉间失绿或变黄,当土壤pH值在7.0以上时,也可能出现缺锰症状。喷施5g/L的硫酸锰即可,锰与EDTA的螯合物(1.2g/L)也可以代替硫酸锰。叶面喷施见效快,但不能解决锰缺乏的长效问题。一年喷施两次即可,第一次在花后或表现症状时喷施,第二次在第一次喷施后两周进行。
4、铁
如果植株表现缺铁,或通过叶柄分析发现缺铁,喷施螯合铁即可。
5、铜
葡萄需铜量小,一般不会发生缺铜,如果需要,春季萌芽前叶面喷施硫酸铜即可。
6、锌
葡萄需锌量小,如果需要,春季萌芽前叶面喷施螯合锌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