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综合试验站
娄玉穗
吕中伟 王鹏 张晓锋 吴文莹 张柯
‘巨玫瑰’葡萄是由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沈阳大粒玫瑰香’为母本、‘巨峰’为父本杂交育成的4倍体中熟葡萄品种,2002年通过品种鉴定并命名。该品种果穗呈圆锥形,果粒长圆形或卵圆形,果粒大,平均粒重9.5g左右,穗重675g左右,果皮呈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7%以上,肉质脆,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品质佳。
‘巨玫瑰’葡萄在全国范围普遍种植,是国内选育最具影响力的品种之一。该品种种植前几年各方面性状表现良好,然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该品种会出现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现将‘巨玫瑰’葡萄的花果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生产上提供科学的指导。
1 产量控制
选择合适的负载量是保证‘巨玫瑰’葡萄连年丰产的前期,产量过高对果实上色、品质以及成熟期均有不利影响。‘巨玫瑰’葡萄的负载量应根据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来定。河南豫东地区光照条件较好,建议每666.7m2产量控制在1500kg左右为宜。
2 有核栽培技术
‘巨玫瑰’果实的栽培方式分有核栽培和无核栽培两种。有核栽培保证了‘巨玫瑰’葡萄果实应有的品质,是目前比较提倡的栽培方式,生产上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摘心、环剥、断根、喷生长调节抑制剂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均是通过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座果。摘心在开花前新梢上叶片数量达到7 9片时进行,通常与其他栽培措施同时使用。环剥一般在开花前7 10 d进行,位置选在主干或主蔓或结果母枝的表皮光滑部位,宽度以主干粗度的1/10为宜,最宽不超过3 mm,如主干粗度为2 cm,环剥宽度为2 mm,主干粗度为10 cm,环剥宽度应为3 mm。
断根方法主要针对长势较旺的多年生植株,同样是在开花前进行,通过抑制根系生长来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座果,该方法比较费工,且断根的量不容易掌握,因此,不建议大面积使用。生产上常用的抑制新梢生长的生长调剂抑制剂主要有缩节胺和矮壮素,喷施时期在开花前7-10 d进行,浓度为500-800 mg/L,喷布嫩梢。
3 无核栽培技术
葡萄无核化是鲜食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国内在很多有核葡萄品种上开展了无核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生产上用于‘巨玫瑰’葡萄无核化的药剂有多种,如“葡萄无籽灵”、“葡萄三高素”、“苞果909”、“果实美”、“葡萄无核剂”(分花前剂和花后剂)、“大果宝”、赤霉酸和吡效隆等。
豫东试验站多年的研究表明,对‘巨玫瑰’葡萄在盛花期或盛花末期采用5.0-10.0 mg/L赤霉酸或5.0 mg/L赤霉酸+2 mg/L吡效隆进行保花保果处理,2周后用12.5 mg/L赤霉酸+5 mg/L吡效隆进行果实膨大处理。葡萄无核率可达到90%左右,果粒重量达10.0 g左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9 ºBrix以上。
4 花(果)穗整形
花穗整形比果穗整形可以大大减少劳动用工。疏花于开花前7 d左右进行,先去除副穗、上部部分小穗及以下1/5-1/4穗尖,视花穗大小确定穗长留约 10 cm,整理成圆柱形或圆锥形。疏果在坐果后果粒达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疏除畸形果、过密果、过大或过小果及病虫害果;留下果形正、大小均匀、色泽鲜绿、生长正常的果粒;保持果粒分布均匀、果穗紧凑,每穗留果70 粒左右,使全穗果粒大小均匀一致。成熟期果穗重量400-500 g,圆球型(或圆筒型、圆锥形)。
巨玫瑰葡萄优质栽培过程中,花果管理为核心,抹芽定梢、摘心为关键营养调控技术,平衡把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促进花果生长发育。加上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管理等配套栽培环节,认真做好每项工作,才能实现巨玫瑰葡萄的优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