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生理与调控岗位
葡萄是我国现阶段栽培最为广泛的果树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宁夏葡萄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但由于该产区冬季严寒,埋土防寒是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必要技术措施。埋土防寒费工、费时、费力,占酿酒葡萄劳动成本30%以上,增加酿酒葡萄栽培成本,成为了制约宁夏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北玫’和‘北红’在我国南方、华北和西北地区都有示范栽植,而且在南方潮湿多雨地区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在华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冬季不需埋土就可以安全越冬。为此,为了解决宁夏产区葡萄栽培越冬难的问题,宁夏多家公司于2011年引进种植抗寒品种‘北玫’和‘北红’试种。本文通过对‘北玫’和‘北红’在贺兰山东麓生长状况及酿酒品质调查评价,探究其是否可在该产区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
1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气候特点及冻害表现
(1)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气候特点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处宁夏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积扇之间,因其独特的土质,气候条件,被国内外专家确认为世界酿酒葡萄生长最佳产区之一。酒质明显优于我国东部的河北、山东等地,是除河北昌黎和山东烟台之外,第三个获得我国葡萄酒地理标志的产区。
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3 7 ° 4 3 ′
~ 3 9 ° 2 3 ′,东经105°45′~106°47′,地处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土壤为淡灰钙土,含有大量砾石,土质多为沙壤土,通透性良好。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果实中糖分、酚类物质的积累,是我国生产优质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所酿葡萄酒品质极佳。
(2)酿酒葡萄冻害表现
我国酿酒葡萄大多是原产于欧洲的品种,而大多数欧亚种葡萄根系只能耐-4℃的低温,枝条能耐-17℃的低温。只有一些抗寒砧木如贝达、山葡萄,其根系可耐-11℃,枝条可耐-30℃的低温。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通常年份在-20~-22℃的低温持续2周以上,最低温度可达到-25℃,冻土层一般在80cm左右。加之,贺兰山东麓葡萄基地土壤含有大量砾石,含土量少,保水性差,漏水漏肥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可供葡萄生长的营养物质有限。目前,酿酒师多采用晚采技术,以提高酿酒葡萄品质,但容易造成树势衰弱,抗寒力下降,就是在正常埋土防寒条件下,平栽自根苗葡萄地表根系(0~20cm)几乎全部受冻死亡。在该产区,若葡萄根系不受冻,可增产53%,且浆果糖度比对照可高2%,充分证明冬季根系冻害是造成宁夏酿酒葡萄低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埋土防寒是保证葡萄安全越冬的必要措施。但埋土防寒缺乏人力,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成葡萄酒生产成本增加。
2 ‘北玫’和‘北红’的引进
(1)‘北玫’和‘北红’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引种情况‘北玫’和‘北红’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葡萄资源山葡萄与欧亚栽培品种进行有性杂交所选育的高抗寒和抗病品种,于2008年1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新产品保护。‘北红’和‘北玫’生长势较强,其根系可耐-11℃,枝条可耐-30℃的低温。

在宁夏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的环境下不做防护措施也能安全越冬。此外,‘北玫’和‘北红’抗病性较强,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及霜霉病都有抗性,病害较轻。从2011-2015年底,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累计引植‘北玫’和‘北红’葡萄2800余亩(见表1)。
(2)‘北玫’和‘北红’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生长状况的调查
本文以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平吉堡农业示范基地、贺兰金元生态酒庄和贺东庄园有限公司种植的‘北玫’和‘北红’为例,对每个调查地分为东、中部、西三个地块。在2016年4月份对每个调查地埋土与不埋土条件下的3年树龄葡萄随机调查100株。调查植株的萌芽时间、晚霜危害时间、成活率、抗寒性、抗病性来了解‘北玫’和‘北红’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的抗逆性及适应性。上述调查地‘北玫’和‘北红’种植面积分别为46.7hm2、6.8hm2,21.3hm2,33.3hm2。
(3)‘北玫’和‘北红’单品种葡萄酒品鉴
为了了解‘北玫’和‘北红’单品种酿制的干红葡萄酒的品质,组织了7位从事葡萄酒专业的人士对2015年同一工艺下酿制的这两款酒进行专业品鉴。
3 结果与分析
(1)‘北玫’、‘北红’越冬性
通过对上述四个地区进行调查,统计有无采取埋土防寒措施。将每个调查地区的葡萄地分为3份,随机选取100株葡萄,计算成活率。
由表2可以看出,‘北玫’和‘北红’成活率较高,均在90%以上,其中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北红’成活率高达94%。西夏王实业有限公司、贺兰金元生态酒庄及贺东庄园有限公司不埋土防寒的情况下植株成活率均在92%以上;而平吉堡农业示范基地由于冬季采取简易埋土防寒措施,埋土厚度不够,其‘北玫’和‘北红’的成活率分别为92%,91%。由此可见,在冬季不埋土防寒的情况下,‘北玫’和‘北红’也可安全越冬,但也有近10%的受冻死亡,风险较大。
(2)主栽区葡萄萌芽期及晚霜危害
通过对上述四个调查区葡萄萌芽日期及寒流日期的调查(表3),‘北玫’和‘北红’萌芽在
3月底到4月初,晚霜主要集中在4月初和4月中旬,贺东庄园甚至推迟到5月2日发生,最低气温可达-5℃。晚霜在一定程度上冻伤幼芽、新梢和花絮,从而导致葡萄减产。由此可知,‘北玫’和‘北红’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埋土防寒,可导致萌芽过早而有遭受晚霜危害的风险。
(3)植株抗病性
将每个调查地区的葡萄地分为3份,随机选取100株,以赤霞珠为对照,统计叶片和果实的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状况。生产中为了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在葡萄生长期间一般喷施1:(0.5~1):(200~240)波尔多液或42%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和0.2~0.3度的石硫合剂或 25% 粉锈宁WP1000~1500倍6~7次,而‘北玫’、‘北红’一般喷施3~4次。
由表4可以看出,‘北玫’和‘北红’对白粉病和霜霉病都具有较强的抗性,且强于赤霞珠对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北玫’和‘北红’白粉病的发病率均在4%以下,最低仅为2%;霜霉病的发病率均在5%以下,最低仅为2%;而同一环境下的赤霞珠白粉病发病率在9%以下,最低为6%,霜霉病的发病率在10%以下,最低为8%。由此可知,‘北玫’和‘北红’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能力强于赤霞珠,具有较高的抗病性。(4)‘北玫’和‘北红’单品种葡萄酒品鉴效果通过品鉴小组共同品鉴‘北玫’、‘北红’酿制的单品种酒,一致认为:‘北玫’酿制的干红葡萄酒,深宝石红色,具有浓郁的玫瑰香气,而‘北红’酿制的干红葡萄酒,深宝石红色,具有蓝莓和李子的香气,二者所酿干红葡萄酒香气过于浓郁。加之,‘北玫’、‘北红’葡萄果实含酸量较高,所酿干红葡萄酒酸度过高,适口性差,酒体不平衡,不适宜做单品种干红葡萄酒。
4 结论
‘北玫’和‘北红’虽可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露地越冬,抗病性强,生产中农药使用量较少,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应考虑到‘北玫’和‘北红’部分植株受冻死亡和极易受晚霜危害,产量存在风险,且‘北玫’和‘北红’单品种干红葡萄酒,香气过于浓郁,酸度高,存在酒体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建议在该产区可作为调配品种少量发展,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在生产中仍需要采取简易防寒措施,降低冻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