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
龚林忠 王富荣 王会良 刘勇
葡萄是湖北省主要栽培水果,仅次于柑橘、桃、梨,位居第四位,种植品种主要是巨峰、藤稔,占湖北省葡萄总面积的80%左右,品种结构单一,成熟期集中,上市期短。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优良早中熟品种,研究这些品种在成熟前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算含量、单粒重变化,为实时采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土壤为黄粘土,PH值5.3-5.5,有机质含量14-16mg/kg,株行距1.5m×2.5m,采用高干“Y”形架,避雨栽培。以4年生的夏黑、维多利亚、巨玫瑰、贵妃玫瑰、矢富罗莎、金手指等6个品种为试材,从7月21日开始,定点4-5穗果实,每3d-4d取样一次,每次分别取果实上中下不同部位的果实,带回实验室分析。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测糖仪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果实单果重用电子天平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收前后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除矢富萝莎外,其它5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采收时间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其中夏黑、金手指、巨玫瑰3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月21日到8月6日呈上升趋势,到8月6日含量都超过18.0%,后金手指、巨玫瑰略有下降后又继续回升,含量都稳定18.0%以上;贵妃玫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月21日到8月10日呈上升趋势,达18.1%,后略有下降又开始回升,但含量一直都高于17.0%;维多利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月21日到8月13日一直呈上升趋势,从含量9.5%增加到16.4%,8月17日略有下降后又开始回升,最高时到8月24日达19.0%;矢富萝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7月21日到8月10日呈上升趋势,最高时达18.9%,后开始回落,并稳定在14.0%-16.0%。
6个品种相比,夏黑、金手指、巨玫瑰、贵妃玫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其中夏黑、金手指、巨玫瑰3个品种在后期都接近或超过20%,8月6日的夏黑达19.8%, 8月13日、8月20日、8月24日的金手指,分别达20.0%、20.8%、20.0%,8月20日的巨玫瑰达20.0%,贵妃玫瑰从8月6日开始基本稳定在17%以上,最高时8月20日达19.0%,而矢富萝莎、维多利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大多数时期其含量都在16%以下。
2.2 采收前后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从7月21日到8月20日,巨玫瑰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从7月21日到7月31日,金手指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从7月31日到8月24日,金手指葡萄的可滴定算含量保持稳定,含量稳定在0.20%-0.24%;到最后一次测定时间8月6日,夏黑可滴定算含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含量都大于0.25%,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矢富萝莎、贵妃玫瑰可滴定算含量较低,且相对稳定,7月21日到7月27日略有下降后,其含量一直维持在0.15%左右;而维多利亚的可滴定算含量变化却与前面几个品种相反, 7月21到7月27日略有下降后,从7月27日到8月24日,其含量缓慢增长,最高时达0.24%。6个品种相比,夏黑、巨玫瑰、金手指可滴定算含量较高,矢富萝莎、贵妃玫瑰、维多利亚3个品种可滴定算含量较低。
2.3 采收前后葡萄果实单粒重含量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巨玫瑰、矢富萝莎果实单粒重较大,从7月24日到8月3日,其单粒重增加,分别从6.2g、6.1g上升到7.7g、7.6g,从8月3日后开始下降或略有起伏;夏黑果实单粒重其次,单粒重变化无明显规律,多稳定在5.6-6.1g;贵妃玫瑰果实单粒重开始略有增加,从7月27日到8月3日保持稳定,8月3日到8月24日,呈缓慢下降趋势或略有起伏;维多利亚果实单粒重到7月27 最大,达6.1g,稳定几天后开始下降,从8月6日到8月20日,单粒重多为5.3-5.4g;金手指果实单粒重从7月24日到8月24日虽略有起伏,但保持相对稳定,单粒重稳定在4.7-5.0g,最高时达5.6g。
3 小结与讨论
3.1 果实采收期的确定
除矢富萝莎外,其它5个品种采收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可滴定酸含量越低,风味越好。巨玫瑰7月底之前不宜采收,矢富萝莎8上旬前应采收完,最适采收期分别建议矢富萝莎8月初,夏黑在8月上旬,巨玫瑰、金手指、贵妃玫瑰在8月中旬,维多利亚8月中下旬。
3.2 不同品种的品质
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单粒重等性状来看,夏黑、金手指、巨玫瑰3个品种较甜,风味较浓,品质较好,维多利亚、矢富萝莎2个品种较淡,品质较差。
3.3 单粒重减轻与气候的关系
矢富萝莎、巨玫瑰、维多利亚、贵妃玫瑰4个品种果实单粒重在8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能与8月份武汉地区气温较高、无降雨且未进行果园灌溉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