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核品种选育岗位
王跃进 徐炎 张剑侠 张朝红
在胚挽救离体培养过程中,我们将采回的杂交幼果进行消毒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分离出胚珠,再将胚珠接种在改良的MM3离体胚珠发育培养基中,培养基成分为改良的MM3+肌醇0.1g/L+水解酪蛋白0.5g/L,离体暗培养8周后进行剥胚。
将幼胚接种在胚萌发培养基为WPM+6-BA 0.2mg/L+肌醇0.1g/L中进行胚萌发培养,同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我们设置了8种不同胚萌发培养,比较后发现其中以WPM+肌醇0.1g/L +IBA 1.0mg/L +TDZ 0.5mg/L的培养基中胚萌发率最高为88.9%,且畸形苗率最低为11.1%,以WPM+肌醇0.1g/L+ NAA0.5mg/L
+ 6-BA 0.5mg/L的培养基中胚萌发率成苗率最低为18.51%,畸形苗率为55.56%。
在剥胚过程中,我们比较了以红宝石为母本的胚挽救杂交组合中,在幼胚发育的不同时期(球形期、心形期、鱼雷期和子叶期)接种在胚萌发培养基后对成苗率的影响,发现幼胚多数发育为鱼雷期和子叶期,且在鱼雷期的成苗率相对较高。
在胚萌发2个月后,我们将生长到10cm左右的幼苗进行继代培养,选用的培养基为1/2MS+IAA0.3mg/L,剪成带叶的单芽茎段,进行离体培养扩繁。
同时对畸形苗转正常苗和畸形苗的再生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课题组前期研究的2种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0mg/L+ IBA 0.5mg/L和WPM+ IAA 2.0mg/L +
6-BA 2.0mg/L,以及在此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后的MS+6-BA 2.0mg/L+ IBA 0.5mg/L和MS+6-BA 2.0mg/L+ NAA
0.5mg/L,一共比较了4种不同培养基对畸形苗的转正常苗和再生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利用器官发生途径我们进行了畸形苗的再生,选用MS+4.4μmol/LBA,进行再生研究,目前正在培养中,结果还待后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