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平 朱志强 高凯 任朝晖 王世军
我国的鲜食葡萄物流保鲜包括动态运输保鲜和静态贮藏保鲜,通过研究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一定进步。但我国鲜食葡萄农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存在许多问题,需借鉴国际农产品的物流保鲜先进技术,提高鲜食葡萄物流保鲜的技术水平。
1 物流保鲜全程控制技术
(1)生产流通基地建设
落实采前管理和采收、批发拍卖市场、加工运销和质量检测整套生产流通基地建设条件。
(2)生产流通标准与规程制定与应用
进行产品标准、采收标准、质量等级标准、冷链流通运销保鲜技术规程的制订与应用,解决各环节缺乏标准控制有序进行的问题。
(3)冷链流通关键技术及流通模式
采用产地预冷技术、冷藏技术和冷藏运销技术,确立冷链流通技术模式。
(4)物流过程质量动态检测与跟踪技术
采用物流过程质量动态检测与跟踪技术,包括:农产品生命、质量特征识别与挖掘分析技术;物流动态过程质量检测与监测技术;物流实时跟踪与货架寿命预测技术。
(5)冷链流通信息化技术
采用冷链流通信息化技术,包括:识别与跟踪信息技术;采集、传输与处理集成技术;智能化与数字化精确控制与管理技术;形成以信息化技术为主导的冷链流通技术模式。
(6)批发销售信息技术集成
进行电子批发拍卖、电子交易结算,完善批发销售数据库,形成信息网和网络交易。
2 物流装备、材料等物化技术的多功能与高效化
(1)温度控制的多功能与高效化
产品安全贮运和质量控制,控制温度是最基本措施,温度控制的精准化与智能化控制以及多功能化与高效化控制,也体现在温度控制保鲜技术的多样性,包括冰温保鲜、冰感技术、湿冷技术、逐步降温、间歇升温、温度波动处理、热激处理、冷激处理、二段温度和微冻保鲜,这些都涉及到制冷设施与温度处理形式。
(2)气体控制的多功能与高效化
在温度控制的基础上,引进第二个控制因素即气体控制,将明显提高物流保鲜总体效果,总体涉及到温度、O2、CO2、气压、光照、湿度、乙烯的灵活调控。这些包括:冰温气调技术、光合气调技术、O2和CO2平衡气调技术、CO2高净化气调技术、CO2低净化气调技术、超低氧气调技术(ULO)、减压气调技术(LPCA)、快速降温、降氧气调技术(RCA)、动态气调技术(DCA) 、间歇CO2处理气调技术、间歇升温气调技术(IWCA)、CO2前处理气调技术、初始氧逆境气调技术(IOS),这些都涉及到气调设施与处理形式。
(3)保鲜材料控制的多功能与高效化
除了机械设施对物流环境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保鲜材料也可对环境实施调控,包括对环境的湿度、气体、温度、挥发性保鲜剂、乙烯和微生物实施6方面控制,从而对物流产品的生理生化、发病和质量产生直接调控。这些内容包括:保鲜膜与保鲜袋、保鲜箱(外包装)、零售保鲜包装(内包装)、减震缓冲包装材料、接触性绿色化学保鲜剂、可食性涂被剂、生物保鲜剂(微生物源)、天然提取物(植物源)、诱抗剂、乙烯抑制剂和吸收剂、1-MCP、气体调节剂、湿度调节剂、蓄冷剂(调节环境温度)和防生保鲜剂。应用保鲜材料进行基于O2O销售模式的葡萄等农产品微环境可控包装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 基于互联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物联网监控技术
(1)保鲜环境数字化、智能化监控装置。
应用保鲜环境数字化、智能化监控装置,包括:温湿度计图像远程红外视频监测装置;温湿度多点巡查数字化监控装置;温湿度专家在线智能化语音提示与报警装置;制冷机智能化温控和融霜控制装置;温湿度智能短信报警装置和贮运产品感官变化的图像采集装置。
(2)保鲜环境数字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
①保鲜环境信息获取集成技术采用保鲜环境数字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包括:数字与视频信息相结合的信息快速采集;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与数据解析;动态精确获取保鲜设备、保鲜库和保鲜产品多源时空差异性的信息等。
②保鲜环境信息分析集成技术采用保鲜环境信息分析集成技术,包括:构建相关的环境信息分析与处理模块;建立库内多点温度、湿度等数据的存储、处理与分析系统;自动计算保鲜环境温、湿度参数(如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随机检测、定时自动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数据、三维曲线、打印、存盘;采用语音提示和声、光报警。
③保鲜环境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控制体系集成技术利用传感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提高冷库管理的精确性、准确性与安全性,减少管理人员,提高产品保鲜质量,向着超鲜度方向发展。
(3)高新技术的应用
集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形码及视频技术、自动化仓贮管理技术、智能标签化技术、电子数据交换与数据库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特别进行基于RFID技术的仓贮管理技术应用,重点集成多单元构成的RFID技术系统,实现仓贮信息化和智能化高效管理。
4 葡萄等农产品物流保鲜全程追溯体系
(1)外源物质及投入品安全溯源追踪
明确与葡萄等农产品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投入品,包括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物质。明确加工整理流程与投入品,包括葡萄等农产品种植流程与投入品、田间包装流程与投入品和包装间包装流程与投入品;做好污染风险的评估,土壤存在的农药、土壤存在的重金属、肥料和土壤添加物和灌溉用水;进行葡萄等农产品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检测,提高葡萄等农产品物流保鲜的安全性。
(2)冷链物流全程温控追溯
从采收后的整个物流过程进行葡萄等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温控追溯,进行采后短贮、运输、贮藏、销售各环节的检查。包括:储存质量检查、理货区检查、车辆设施设备检查、装车前货品温度检查、装车质量检查、运输质量检查、卸货前货品温度检查、卸货质量检查、验收质量检查、展售温湿度检查。
(3)温度履历管理
为确保葡萄等农产品质量或理清作业责任,透过人工纸本或电子化记录汇总追踪冷链过程的各阶段货品及作业温度,并视需求追踪湿度。应以供应链接合管理单位,建立履历追溯体系。体系内各环节应诚信、协作、配合,共同落实组织管理、程序管理、实行管理、异常管理与监督管理制度,并结合物联网等技术掌握关键流程与信息。应结合物联网技术与跨企业整合平台,设计企业内与跨企业间的履历信息采集与共享方式,建立履历信息追溯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追踪记录商品动态,及应用跨企业整合平台分享供应链履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