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研究室华中西南区栽培岗位
杨国顺 石雪晖 刘昆玉 徐丰
我国华中西南地区在葡萄新梢生长、开花坐果与果实成熟期间,降雨量较大,露地栽培病害发生较重,采用避雨栽培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并提高葡萄商品性。根据华中西南区的气候特点与建园不同的立地条件,拟定华中西南区葡萄避雨栽培建园操作技术规程,供大家参考。
1 建园
1.1园地选择
1.1.1 气候条件
园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200~1700mm,年日照数1360~1840h,无霜期280~310d。
1.1.2 环境条件
建园地段的环境和土壤,灌溉用水及大气质量应符合国家关于无公害食品葡萄生产基地环境标准规定的要求。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具备葡萄生长发育基本条件的土壤。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地下水位100cm以下,并注意集中、连片进行产地规划。
1.2 园区规划
按每1.5hm2划一小区,园区主道3.5~5.0m,支道2.5~3.0m,南北行向,行长为60~80m为宜,最长不超过100m。
每1.5hm2左右开一条主排水沟,一般沟上部宽2.0~3.0m、下部宽0.6~1.0m、深1.5~2.0m。垅中间开横沟,一般沟上部宽1.0~1.2m、下部宽0.3~0.5m、深0.5~0.6m。行距2.5m,株距1.8m。
每1.5hm2建1个化粪池,每个化粪池的容量为12m3。
灌水采用PVC或PPR给水管。
1.2苗木栽植
1.2.1 苗木选择
根据品种自身特色,结合栽植地自然条件,发挥地理优势,采用5个以上饱满芽、10条以上发育完好根系、基部粗度0.5cm以上,适合南方地区气候栽培条件的高抗砧木绿枝嫁接苗。
1.2.2 栽植时间
每年2~3月春季萌芽前。
1.2.3 栽植方向
栽植以南北行向、垅长60~80m为宜,最长不超过100m。
1.2.4 苗木消毒
定植前应对苗木消毒,一般消毒2次,第1次用50%辛硫磷500~800倍液浸泡苗木10~15min,晾干后第2天或定植前用波美5°石硫合剂浸泡苗木上部枝蔓2min以上,不可浸泡根部。
1.2.5 不同栽培模式
深挖定植沟栽培
定植沟:按南北行向,行距2.5m,丘岗坡地定植沟宽1.0~1.2m,深0.8~1.0m,湖区平地定植沟宽0.6~0.8m,深0.5~0.6m。
基肥用量:一般每666.7m2需饼肥300kg,磷肥100~150kg,人畜粪2500~5000kg,25%葡萄专用肥100~150kg,锯末屑、稻草2000kg左右。饼肥与磷肥混合发酵15d左右。
施肥方法:先将饼肥、磷肥、人畜粪各50%施沟底,深翻20cm左右,土与肥要充分拌匀,然后施入锯末屑、稻草,回填50%的土壤以后,再施入饼肥、磷肥、人畜粪、葡萄专用肥各50%。再回填剩余的土,撒入另50%的葡萄专用肥,用旋耕机将土与肥拌匀,土壤经旋耕打碎后,再开沟整垅,垅沟宽50cm左右,垅脊与沟底落差40cm左右。此项工作需在定植前一个月完成。
起垄栽培
将发酵后的饼肥与磷肥、人畜粪、全部有机肥、锯末屑或稻草均匀地撒施于园地表面,用挖土机全园深翻30~40cm,用旋耕机全园翻耕两遍,将土与肥拌匀。然后,从主干道开始,沿主干道方向按行距2.5m起垅,建立宽大约1.5m、高约50~60cm的垄,垄边有宽约50cm的垄沟,垄沟通边沟,边沟与主排水沟相通,有利及时排水。垄面较高时不耐旱,为保证水分供给,从4月底开始在垄面上覆盖秸秆、稻壳类或杂草等,在树干基部四周留25~30cm不覆盖。
1.2.6 定植
栽植前挑选合格健壮的嫁接苗木,基部粗度0.5cm以上,3~5个饱满芽。定植时间在2月上旬为宜。栽植前按行距2.5m,株距1.8m,定点划线。栽植时根系要摆布均匀,填土50%时要轻轻提苗,再仔细填土,与地面相平后踏实,最后浇定根水,定植完后覆盖宽1.2m、厚0.14mm黑色地膜,打孔将苗引出膜外。
2 避雨棚的选择与搭建
避雨棚的搭建与所选择的架式是相关的,采用不同的架式,搭建的避雨棚高度、宽度、水泥柱的结构都存在差异。适宜推广的架式主要有:“V”形架、平棚架、飞鸟架。
2.1 “飞鸟架避雨棚的搭建
(1) 水泥柱制作
南北两头水泥柱规格2.8m×0.1m×0.1m,内放直径4mm冷拉丝4根,从水泥柱顶部往下20cm处预埋一根10cm长的直径14mm元钢,外露2cm。
垅中间柱规格3.3m×0.1m×0.1m,内放直径4mm冷拉丝4根,在水泥柱顶部预埋一根20cm长直径12mm螺纹钢、外露3cm,从直径12mm螺纹钢顶部往下0.5cm处钻一个直径3mm的孔。并注意孔的方向一致,便于今后穿铁丝。
(2) 立架
水泥柱最好在苗木定植前栽好。水泥柱间距5.4m,每两个水泥柱之间栽3株,南北两端的水泥柱从地面至上部预埋铁处高度约2.0m,地面以下部分深度约60cm。中间水泥柱从地面至顶部约2.7m,地面以下部分深度约60cm,水泥柱顶部应保持整齐一致。南北两端用直径20mm热镀锌厚壁管焊接(6m长直径20mm热镀锌厚壁管每根重量须8kg以上)。从地面往上1.5m处拉一道2.0#通讯线,1.7m处横向拉一道3.0#通讯线。每行以水泥柱为中心,分别在两侧距水泥柱中心30cm、55cm处,在3.0#铁丝上部共拉4根2.0#通讯线。四周水泥柱立柱,每根用3m长水泥柱做撑,下部用规格为宽20cm,长40~50cm,深40~50cm的现浇混凝土作墩固定。以上工作在5月上旬完成。
(3) 建棚
在2.0m处的棚面上,建棚高0.65~0.70m、宽2.2m的小拱棚,棚的两端采用钢架,中间用竹片支撑。竹片规格为宽2.5~3.0cm,长2.7m,用生长3年以上老楠竹制成。竹片两端分别留4cm后各钻一个3~4mm固定孔,隔3~5cm再各钻一个3~4mm拉线孔,用3×12全新乙烯线拉成需要的规格形状。避雨棚骨架固定竹片处用直径1.6mm热镀锌通讯线固定,两边用直径2.5mm热镀锌钢丝,顶部用2.0mm热镀锌钢丝,再用直径1.6mm热镀锌铁丝将两边避雨棚主钢丝固定在每排水泥柱横向3.0#通讯线上面。
根据华中西南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在萌芽肥施完后盖膜。避雨棚采用耐高温聚乙烯长寿膜(EVA),宽2.8m左右,厚0.6mm,于采果后撤除薄膜,以改善光照条件,增强植株的光合效能,从而提高花芽的质量。
2.2 “V”形架避雨棚的搭建
(1) 水泥柱制作
南北两头水泥柱规格2.5m×0.1m×0.1m,内放直径4mm冷拉丝4根,从水泥柱顶部往下20cm处预埋一根10cm长的直径14mm元钢,外露2cm。
垅中间柱规格3m×0.1m×0.1m,内放直径4mm冷拉丝4根,在水泥柱顶部预埋一根20cm长直径12mm螺纹钢、外露3cm,从直径12mm螺纹钢顶部往下0.5cm处钻一个直径3mm的孔。并注意孔的方向一致,便于今后穿铁丝。
(2) 立架
水泥柱最好在苗木定植前栽好。水泥柱间距5.4m,每两个水泥柱之间栽3株,南北两端的水泥柱从地面至上部预埋铁处高度约1.7m,地面以下部分深度约60cm。中间水泥柱从地面至顶部约2.4m,地面以下部分深度约60cm,水泥柱顶部应保持整齐一致。南北两端用直径20mm热镀锌厚壁管焊接(6m长直径20mm热镀锌厚壁管每根重量须8kg以上)。水泥柱上100~105cm和135~140厘米处各设横梁一根,下横梁长60cm,上横梁长80~100cm。并在水泥柱70~80cm处拉1~2道铁丝。两根横梁的两端各拉一道铁丝,共拉5~6道铁丝。以上工作在5月上旬完成。
(3) 建棚
在1.7m处的棚面上,建棚高0.65~0.70m、宽2.2m的小拱棚,棚的两端采用钢架,中间用竹片支撑。竹片规格为宽2.5~3.0cm,长2.7m,用生长三年以上老楠竹制成。竹片两端分别留4cm后各钻一个3~4mm固定孔,隔3~5cm再各钻一个3~4mm拉线孔,用3×12全新乙烯线拉成需要的规格形状。避雨棚骨架固定竹片处用直径1.6mm热镀锌通讯线固定,两边用直径2.5mm热镀锌钢丝,顶部用2.0mm热镀锌钢丝,再用直径1.6mm热镀锌铁丝将两边避雨棚主钢丝固定在每排水泥柱横向3.0#通讯线上面。
![]()
根据华中西南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在萌芽肥施完后盖膜。避雨棚采用耐高温聚乙烯长寿膜(EVA),宽2.8m左右,厚0.6mm,于采果后撤除薄膜,以改善光照条件,增强植株的光合效能,从而提高花芽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