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5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病毒传播介体及其防治 [2016/1/23 10:44:56] 来源: 作者:Admin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

董雅凤 胡国君 任芳

 

  1 葡萄传毒介体种类

 

  葡萄病毒病主要通过插条、接穗、苗木等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在葡萄种植园和苗圃中,扇叶病毒等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可通过土壤中的线虫近距离传播,目前,葡萄扇叶病毒、南芥菜花叶病毒、番茄环斑病毒等8种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共发现了9种传毒线虫,包括5种剑线虫属(Xiphinema)线虫、3种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线虫和1种拟长针线虫属(Paralongidorus)线虫(表1)。

 

 

  葡萄卷叶相关病毒和葡萄皱木复合病相关毒可由多种蚧类(主要是粉蚧)近距离传播,目前共报道了10余种(表2)。

 

 

  2 葡萄传毒介体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传毒线虫:种植前可使用1, 3-二氯丙烷、溴甲烷、棉隆等杀线虫剂杀灭土壤线虫。棉隆使用方法:先进行旋耕整地,浇水保持土壤湿度,每亩用98%微粒剂20-30kg,沟施或撒施,旋耕机旋耕均匀,盖膜密封20天以上,揭开膜敞气15天后种植。

 

  化学防治传毒粉蚧:冬季或早春刮除老翘皮,或用硬毛刷子刷除越冬卵,集中烧毁或深埋;果树萌动前,全树喷布5 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在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喷50% 敌敌畏乳油1,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 倍液;利用瓢虫类、草蛉类等天敌防治康氏粉蚧, 对其发生有重要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