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9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贝达白纹羽根腐病防治效果试验 [2016/1/22 20:24:47] 来源: 作者:Admin
 

公主岭试验站 温景辉

申海林 邹利人 陈蕾 闫可等

 

  摘要:本文以贝达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采用三种不同药剂对其白纹羽根腐病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泡4 小时防治效果最佳。

 

  关键词:贝达;白纹羽根腐病

 

  葡萄白纹羽根腐病又称白根腐病、白根病、根腐病,在全国各地的主要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可引起葡萄根部腐烂、树衰,严重时全株死亡。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葡萄嫁接苗主要以抗寒的贝达为砧木,以提高植株抗寒性、保证葡萄根系安全越冬,嫁接苗繁育后至第二年定植前,苗木需入窖储藏,此期苗木易滋生白纹羽根腐病,病菌将直接影响定植以后的植株生长和发育。

 

  本文以贝达扦插苗为试材,开展了三种不同药剂对其白纹羽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期为白纹羽根腐病防治及寒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贝达扦插苗。

 

  1.2 试验方法

 

  春季,剪取贝达枝条,每条长约20cm,上剪口平茬,下剪口斜茬,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梯度的嘧菌酯、寡雄腐霉和甲基硫菌灵三种药剂对贝达条进行处理(见表1),将贝达枝条扦插育苗,常规田间管理,秋季起苗时调查各个处理对白纹羽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每处理调查30 株,统计发病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嘧菌酯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对白腐病防治效果

 

  从表2可知,使用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嘧菌酯处理的白腐病防治效果不同,扦插贝达苗的发病率为81.6%100%10个处理中,A8处理发病率最低,为81.6%A10处理发病率最高,为100%。可知嘧菌酯对贝达白纹羽根腐病防治效果不理想。

 

  2.2 寡雄腐霉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对白腐病防治效果

 

  从表3可知,使用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寡雄腐霉处理的白腐病防治效果欠佳。10个处理中,仅有B1处理(500倍液中浸泡20 分钟)发病率最低,为97.4%;其他处理发病率及对照均为100%,可知寡雄腐霉对贝达白纹羽根腐病防治效果不理想。

 

  2.3 甲基硫菌灵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对白腐病防治效果

 

  从表4可知,不同药剂、不同浓度甲基硫菌灵处理对防治贝达苗葡萄白纹羽根腐病效果较好,植株发病率在0 %2.8%之间。在甲基硫菌灵4个处理中,仅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泡2 小时(C2处理)植株发病率为2.8 %,其他处理均无发病植株,而对照发病率为100%。从节省成本及提高劳动效率角度来讲,使用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泡4 小时(C3处理)最为理想。

 

 

  3 结语

 

  白纹羽根腐病主要危害葡萄根部,当部分根系受害后引起树势衰弱、发芽延迟、新梢生长缓慢等,使用化学药剂是防治白纹羽根腐病的一个有效技术手段。本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对防治贝达苗白纹羽根腐病有良好效果,其中500倍液浸泡4 小时(C3处理)最为理想。此外,对于白纹羽根腐病的防治,还需结合其他技术措施开展综合防治,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果园积水、根系受淹,清除病枝叶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