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岗位
崔东阳 姜建福 刘崇怀
在之前的技术通讯上,我们对2009-2013年国内选育的葡萄新品种进行了整理、汇总,去年又有一些葡萄新品种陆续通过了审定或认定,在此,我们进行了汇总整理,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自育葡萄新品种的利用与推广,也为今后我国葡萄育种目标的制定和优良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2014年,国内共有21个选育的葡萄新品种通过了审定或认定,其中有2个新品种(北玫和北红)通过了国家审定;在选育用途方面同往年一致,仍以选育鲜食品种为主(16个),少量酿酒品种(5个);选育方法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13个);种性方面以欧美杂种(9个)为主,欧亚种(7个)次之,少量的山葡萄系列(4个)和不详种类(1个);选育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包括北京(4个)、新疆(3个)、上海(3个)、广西(3个)、河南(2个)、沈阳(2个)、河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各1个)。
在选育新品种的同时,各个研究单位也在积极的对引进品种在当地的表现情况进行鉴定评价,并对优良品种进行审定或认定,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阳光玫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徽蓝和徽玉,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引进了圆叶葡萄阿拉紫、诺贝尔、弗雷尔和卡洛斯,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共同引进了阳光玫瑰、凉玉、库尔干玫瑰和皇家4个品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克瑞森葡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了美人指葡萄。这些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对于优化当地葡萄品种结构、促进当地葡萄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年国内审定的主要葡萄新品种,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