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综合试验站
唐美玲 王婷
1 试验目的意义
红地球又名万红、红提,因其晚熟、品质极佳,极耐贮运,市场前景非常好,在烟台地区栽培广泛,目前,套袋技术已经在红地球果实上应用非常广泛,套袋虽然可以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农药残留,但同时也对果实内在品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同类型果袋因制作材料以及材料质量的差别对果实生长的微环境有不同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微环境(光、湿、气、热等)的改变既可使果实的内在品质如糖、酸、硬度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果实着色产生影响。由于市场上果袋的种类繁多,急需找到适合红地球的果袋,为此我们将市面上常见的果袋集中起来在红地球上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果袋对红地球果实品质、着色和日烧的影响,从中找到最适合红地球的果袋种类。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圃中,试材为4年生红地球葡萄,“V”型整形,株行距为1m×2m,露地常规栽培管理。采用常规施肥和管理方式进行。试验使用果袋分别为:小林株式会社生产的葡萄专用果袋(以下称纸袋),莱阳荣丰果袋厂生产的智能日光葡萄套袋(以下称半膜半纸袋)和青岛农业大学自主研制的聚丙烯无纺布果袋(以下称无纺布袋)。
2.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不同类型果袋袋内温湿度日变化测定及果实日烧情况对比研究
葡萄落花后7~10d后使用三种果袋对红地球进行套袋,对照不套袋,利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不同三种天气情况下(晴天、阴天、雨天)果袋对内温度、湿度变化,同时对比日烧发生前一日不同果袋最高温度持续时间以及湿度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果袋对果实日烧的影响。
(2)不同类型果袋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测定
每个处理随机选择10穗果实,用直尺测量穗长,用游标卡尺测量果粒的纵径、横径、剖开20粒浆果统计种子数,并计算单粒重,用数显糖度计测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GMK-845果实酸度计测量果实的酸含量。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类型果袋袋内温度日变化
由图1-6三种天气情况下(晴天、阴天、雨天)不同果袋温湿度变化曲线可知,套袋与不套袋棚下的温度在全天内变化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早上7:00前和下午18:00以后各处理间温度变化幅度小,且温度几乎都维持在同一水平,7:00-18:00之间无纺布袋内温度基本上一直处于各处理中最高的位置,其次是棚下不套袋处理,纸袋和半膜半纸袋最低;各处理间湿度在早上7:00前和下午18:00以后变化不大,晴天、阴天时7:00-18:00之间棚下和纸袋的一直维持较高的湿度,棚下和无纺布袋的湿度相对较低,雨天各处理间湿度差别不大。
3.2 不同果袋对红地球果实日烧的影响
由图7、图8和表1可见,日烧发生前一天,从8:00-18:00期间,各袋内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各处理果袋内都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无纺布袋内最高温达到44.6℃,不套袋果实的湿度最低,为28.2%,在这种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果实极易发生日烧,通过对不同果袋内葡萄日烧情况的调查发现:果穗日烧率最低的为半膜半纸袋(30%),其次是纸袋和无纺布袋(40%),相同果穗日烧率的两种果袋,无纺布袋果粒日烧率(3.89%)比纸袋果粒日烧率(4.11%)低。
3.3 各类型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2、表3可见,套袋后果粒变大,果穗重量增加,果粉完整,果面光滑,果色变浅,其中无纺布袋对果皮颜色影响最大,果皮不易上色,纸袋果皮着色不均匀,半膜半纸袋果皮颜色较好;果实真菌病害发生率大幅下降,鸟害发生率也明显下降,尤其是无纺布袋,由于其材料本身不易破碎,鸟类难以将袋子啄破,大大降低了果实的损坏率,几乎不会发生鸟害。通过显著性分析,纸袋、半膜半纸袋与对照的糖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纺布袋的糖酸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无纺布袋显著降低了果实的糖酸比。
4 小结
与对照相比,无纺布袋果实周边温度上升,湿度降低,半膜半纸袋和纸袋果实周边温度下降湿度增加;当出现极端高温时,三种果袋内的温度都能达到40℃以上,果实发生日烧,日烧发生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纸袋>无纺布袋>半膜半纸袋,三种果袋中半膜半纸袋果实发生日烧程度最轻。无纺布袋和纸袋对果皮颜色影响较大,果实不易上色或上色不均匀,半膜半纸袋半膜半纸袋果皮颜色较好纸袋、半膜半纸袋与对照的糖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纺布袋的糖酸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无纺布袋显著降低了果实的糖酸比。
综上所述,半膜半纸袋既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也没有显著降低果实的糖酸比,同时果实发生日烧的程度也是三种果袋中最轻的,我们认为红地球上使用半膜半纸袋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