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陆丽娟 孙其宝 俞飞飞 刘茂 王春风
摘要:“申丰”葡萄,经过连续多年观察,在歙县地区表现为:平均单穗重540g,果穗大小整齐。果粒椭圆形,完全成熟时紫黑色,着色均匀;平均单粒重9.4g,最大单粒重12.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8%~16.7%,可滴定酸为0.3%。4月初萌芽,浆果6月上中旬开始着色,7月底成熟,早果丰产性强。坐果率比“巨峰”葡萄好,果皮上色均匀一致。避雨栽培注意预防灰霉病和白粉病,短梢修剪为主。
关键词:“申丰”葡萄;引种;关键栽培技术
为调整葡萄品种结构,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引进“申丰”葡萄品种,该品种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以“京亚”为母本、“紫珍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巨峰系欧美杂种,具有坐果良好,着色均匀,高产稳产等特点,对其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经过连续多年观察,“申丰”葡萄在黄山地区歙县表现早果丰产性强,坐果率比“巨峰”葡萄好,果皮上色均匀一致。引种表现良好,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
供试的材料取自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示范基地——歙县万兴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品种为“申丰”葡萄、对照品种为 “巨峰”葡萄、“藤稔”葡萄。
栽培模式为钢架大棚避雨,高垄栽培,架式为“T”字型;株行距为2.0m×4m。试验区地处皖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低气温-12.7 ℃,年最高气温40.8 ℃。年均降水量1477 mm。日照时数为1928 h。平均无霜期230d。
2 试验方法
2.1 物候期观察
记录葡萄萌芽期、开花期、成熟期等时间,记录格式为月/日;其中果实发育期计算和成熟期推断参照刘崇怀等的方法。
2.2 果实品质分析
(1)果实外观品质的分析测定了果穗单穗重、单粒重等指标。
(2)果实内在品质的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10穗果实,从每个果穗不同部位随机取10粒,共计100粒,挤压破碎后取其汁液,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取10穗果实,从每个果穗不同部位随机取10粒,共计100粒,压汁后测定,参照陈毓荃的酸碱滴定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观察
从表1可以看出,引进的“申丰”葡萄品种在3月底至4月初萌芽,5月初左右进入初花期,7月底至8 月初成熟, 果实发育期为80~90d。从表1可以看出,“申丰”葡萄成熟期比安徽当地主栽品种“巨峰”和“藤稔”葡萄均早,分别提早10d和7d左右;且比上海地区成熟期提前。
3.2 结果性及适应性观察
在避雨栽培下,“申丰”葡萄生长势中等偏弱,树势易控制,在生产上要适当强壮树势。主栽品种“巨峰”和“藤稔”葡萄生长势中等。“申丰”葡萄坐果率均比“巨峰”和“藤稔”葡萄高,在不经过保花保果,“申丰”葡萄穗形整齐;且果实着色均匀,产量稳定。避雨栽培下白粉病、灰霉病有加重趋势,虽然3个品种均抗白粉病,但要注意白粉病的预防。
3.3 果实品质测定
经过多年连续观察,“申丰”葡萄结果稳定,果实颜色鲜艳,果穗圆锥形,中等紧密,果穗大小整齐;平均穗重平均单穗重540g。果粒椭圆形,完全成熟时紫黑色,着色均匀;平均单粒重9.4g,最大单粒重12.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8%~16.7%,可滴定酸为0.3%。果实品质上等,表现良好。
4 “申丰”葡萄关键栽培技术
4.1 架式及栽培密度
该品种树势中等,种植时架式选用单干双臂形平“T”型棚架,棚架栽植株行距可定为2m×4m。采用单干双主蔓“V”形篱架时植株行距可定为2m×3.0m。避雨栽培可采用简易避雨棚或钢架大棚。
4.2 修剪
夏季修剪:萌芽后,根据萌发芽的优劣进行选择,留健壮芽、着生位置好的芽。一般在萌芽后10~15d分次进行。在新梢能分辨出花穗大小时进行。一个结果母枝只保留一个新梢,新梢间距25cm。相邻结果新梢有缺位时,可保留两个新梢。花期一定要控制新梢生长,通过主梢摘心,使养分集中供给花序,保证开花结果,提高坐果率。一般在结果部位以上6~8片叶为宜,座果后结果枝延长梢应根据生长情况及时摘心。
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萌芽前进行,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时主蔓视粗度留芽修剪,同时结合刻芽保证萌芽整齐,无空膛。刻芽时主蔓最前端2~3芽不刻,其余在芽前方1cm处用钢锯条刻伤至木质部。第二年冬季修剪时,每个主蔓上间距15cm~20 cm培养1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留2芽修剪。该品种为成花节位低,易成花,修剪可采用短梢修剪。
4.3 花果管理
疏花及花穗整形:每结果枝条留1个果穗,细弱枝条不留。该品种穗形整齐,剪掉副穗,稍大果穗可适当去掉顶部的1~2个梗。保果:该品种比“巨峰”和“藤稔”葡萄坐果率高,为进一步提高坐果率,于花后1~3d进行保果处理1次,用10mg/L浓度的赤霉素浸果穗。
套袋:套袋应在晴天进行,以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以后为宜,切忌雨后高温套袋。套袋前果穗药剂处理:采用高效低度,无农药残留、无药渍的保护杀菌剂性,如苯醚甲环唑类。待药液干后即可进行套袋。
4.4 肥水管理
基肥:一般在采果后至晚秋(初冬)时节进行,对于葡萄植株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为用量2000kg/667m2,采用开沟施入。
追肥: 一般花后追肥易追施三元复合肥, 施入量为30~40kg/667m2。在幼果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追施钾肥,以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树体贮藏养分。果实成熟前,可以轻施一次磷钾肥,一般施入量为15~20kg/667m2的磷酸二氢钾。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可叶面施肥,主要为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1%~0.2%。
水分管理:花前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花期控水,花期浇水一般引起枝叶徒长,对开花坐果不利。果实膨大期及时灌溉,从生理落果到果实转色期前,是葡萄果实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一般每隔10~15d灌溉一次。果实成熟期控制水分,果实转色至果实成熟,一般要控制水分,以利于葡萄糖分积累和控制成熟前的果实病害。越冬前注意灌一次越冬水。所有灌水方式采用滴灌。
4.5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为减少病害的发生,葡萄萌芽前全园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生长季园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负载。避雨栽培时注意灰霉病和白粉病的预防工作。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是防治灰霉病的重要时期,可用50%多霉威1000倍液,或40%嘧霉胺1000倍液,或78%的科博800倍液+ 40%嘧霉胺1000倍液。花后至封穗前,可用50%多霉威1000倍液,或40%嘧霉胺1000倍液,或50%的科博1200倍液。
5 小结
“申丰”葡萄,经过连续多年观察,在黄山地区歙县表现为:平均单穗重540g,果穗大小整齐。果粒椭圆形,完全成熟时紫黑色,着色均匀;平均单粒重9.4g,最大单粒重12.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8%~16.7%,可滴定酸为0.3%。4月初萌芽,浆果6月上中旬开始着色,7月底成熟,早果丰产性强。坐果率比“巨峰”葡萄好,果皮上色均匀一致。引种综合表现良好。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偏弱,树势易控制,在生产上要适当强壮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