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试验站
温景辉 申海林 邹利人 陈蕾 闫可等
蜜汁属于欧美种鲜食葡萄,早熟、味甜、抗寒抗病性强,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者喜欢,是吉林省的主栽品种之一,在吉林省鲜食葡萄供应市场中依然占有较高的比率。我站经过多年多点的栽培实践,形成了一套蜜汁葡萄优质生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1 建园
(1)园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疏松、无污染的地块为宜。
(2)架式、树形、叶幕形
架式可采用小棚架或篱架。树形采用龙干形。叶幕形可采用直立形叶幕、“V”形叶幕或混合叶幕形。
(3)定植沟挖掘与回填
秋季挖定植沟,土壤结冻前完成。宽0.8~1.0 m、深0.8~1.0 m。取土时要将表土与心土分别置于沟沿两侧。定植沟内施用底肥,首先在沟底填入20cm的秸秆,将表土和农家肥混合后填到中部,厚度约40~60 cm,再用行间表土将沟填平,要高出地面15cm,心土回至行间。
(4)栽植前准备
栽植时间以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为宜。株行距1.0~1.5m×4.0~5.0m。选择枝条组织充实、芽眼饱满、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危害的健壮苗木,砧木为‘贝达’。栽植前剪除过长枝蔓和过长、发霉、受伤的根段,然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定植前可用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泡4小时。
(5)苗木栽植
挖定植坑,深和直径各30cm。将1500~2000g 腐熟农家肥加50g二胺施入栽植坑内,与土拌匀。栽植时,先在坑内堆起一个距离地面15cm的半球形土包,将苗木根系疏散在土包周围,苗木沿同一方向向拉线旁侧倾斜并与地面呈45°角为宜,苗木根茎部应与地面持平。埋土后应轻轻向上提苗,使根系展开与土壤密接,然后踏实。修好池梗,浇一次透水。水渗后,用疏松土壤将苗埋成一个圆包,厚度以超过最上方芽眼1cm为准。苗木顶芽萌发时,要逐渐撤土炼苗。秋季解除嫁接塑料条。
2 田间管理
(1)土、肥、水管理
① 壤管理
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 ;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栽植沟的土壤深翻熟化,深度20cm。
② 施肥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果实采收后至秋季, 每667m2施腐熟优质农家肥 3~6m3,在架的两侧隔年进行,在栽植沟外沿挖深 40~50cm、宽30cm施肥沟,施肥后立即覆土。追肥以无机肥和速效肥为主。分四次施用:春季除土后、萌芽前,每株50~100g尿素和150~200g硫酸铵;幼果开始生长期,每株50~100g尿素和50~100g磷酸二铵和50~100g硫酸钾;浆果开始着色期,每株50~100g磷酸二铵和50~100g硫酸钾;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每667m2使用氮、磷、钾复合肥50~100 kg。
施肥量应具体依据地力、树势和产量的不同, 参考每生1 0 0 k g 浆果一年需施用纯氮(N)0.3~0.55kg、磷(P2O5)0 . 1 3 ~ 0 . 2 8 k g 、钾( K 2O )0.28~0.64kg的标准,进行平衡施肥。
③ 水分
根据物候期和土壤墒情而定:出土后至萌芽前灌1次水;花序出现至开花前灌1次水;开花后至浆果着色前根据降雨和土壤类型灌水2~3次;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灌溉1次透水;防寒前灌溉1次封冻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涝,防止园内积水。
(2)花果管理
成龄园产量控制在18000~20000kg/hm2为宜。花后15~20d进行,健壮枝留1~2穗果,弱枝不留果穗。可使用赤霉酸诱导无核果。疏果后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及时套袋,可采用白色纸质果袋。采收前10~20d摘袋,先把袋底打开,放风一周后将袋去除。
(3)修剪
① 季修剪
结果母枝以超短梢或短梢修剪为主,距芽前1~1.5cm处短截,主蔓延长枝剪留长度80~100cm。
② 季修剪
根据萌芽状况选留1~2个壮芽,第一道铁线以下全部抹除。在新梢长达10~15cm时定梢。花前5~7d进行。结果枝花序以上留7~9片叶摘心;营养枝留10~14片叶摘心;延长枝于8月中旬摘心。结果枝花序以上部位及营养枝发出的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结果部位以下副梢全部抹除。及时引缚新梢,去除卷须。
(4)防寒
适时培土防寒,用土应距植株1.5m以外掘取,在枝条上均匀覆土,厚度0.40~0.50m,幅度以1.5~2.2m为宜。
(5)除土上架
分两次进行。4月中旬,去掉大部分防寒土,葡萄蔓不外露即可。防寒土返回原土坑。5 月上旬,拉出枝蔓,清理畦面。上架,剪除接口上方的所有根系,均匀绑缚。
(6)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辅之化学防治措施。埋土防寒前应及时清理果园中的病僵果、病虫枝、病叶等病组织残体,并集中烧毁;采用果实套袋措施;合理间作;加强夏季管理,增强通风透光。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可采用黑光灯、黄板、蓝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
主要防治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防治霜霉病可用40%烯酰吗啉悬浮剂1600~2400倍液、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800~1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防治白腐病可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833~125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1 0%氟硅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等;防治炭疽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300倍液、20%抑霉唑水乳剂800-12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