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栽培岗位
伍新宇 潘明启 张付春 张雯 韩守安
新疆乌恰县位于祖国最西部,海拔在1446-6146m之间,全县国土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戈壁、荒滩占总面积的99.8%,年均温7.3℃,农村经济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而且产量低,不能种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为充分发挥当地的“冷资源”优势,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少土栽培),利用日光温室进行鲜食葡萄延晚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面积30公顷。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栽培区域选择
(1)气候条件 适合在年平均气温3℃~8℃、无霜期≥130d、≥10℃的有效积温≥2500℃、最低气温≥-25℃、冬季积雪较少的地区种植。
(2)海拔高度 适合在海拔1800~2800m的地区种植。
(3)土壤条件 土壤经改良后pH值8.0~8.5,透气排水性能好的壤土、沙壤土、沙土均可。
(4)水利条件 有排灌条件,水源无污染,能保证冬季灌溉。
(5)环境条件 无大气污染,距排污企业10km以上。
2 建棚及棚址选择
(1)棚址选择 地势平坦或坡降较缓,交通便利、水电路配套。
(2)戈壁日光温室的建造 用砖混、毛石混凝土或卵石浆砌墙体,下挖50cm,墙后堆3~3.5m的戈壁石;温室跨度8m、长度50~70m、高度以3.8m为宜;采光屋面坡度27°;后屋面仰角41°为宜;温室坐北朝南,偏西3°~5°。
(3)开挖定植沟 焊桁架前在戈壁温室中间挖一条东西向的定植沟。沟宽2m,沟深80cm,沟长依棚长确定。将两张2m宽的棚膜铺在沟边,沟底相距50cm,其余铺在地面。回填植物秸秆、客土40cm,将5m3腐熟有机肥集中到沟中间50cm宽与土混匀,再填客土。大水漫灌洗盐压碱两次,沟距地面10cm。
3 品种及苗木选择
适宜延晚栽培的品种有:全球红、克瑞森、秋黑、红宝石无核、亚历山大、意大利等具有耐储运、不裂果,挂树期长的晚熟、极晚熟品种。使用苗木应选用无病虫害,品种纯正,植株鲜活的一年生扦插苗或嫁接苗的一二级苗,也可选用生长健壮的营养袋苗。嫁接苗选用耐盐碱的砧木。
4 栽培密度与架式
为保证早期产量,温室葡萄栽培密度较大,定植后4a逐步间伐移栽,达到目标株行距。戈壁温室一般采用南北向,在中间种植一行,株距30~50cm,成龄后株距2m。可采用棚架或水平连棚架,将葡萄棚架后柱连接点用直径15mm的钢筋预埋于墙体中,高度1.8~2m,棚架前柱高1.6~1.7m,柱间距5m。柱间用8mm的镀锌钢筋连接,架面用钢丝搭成网格,间距50cm。
5 苗期管理
(1)苗木定植 2月底、3月初地温回升即可定植。剪去葡萄苗伤残根及过长根系,根系保留长度20cm。用吲哚丁酸1000mg/L+萘乙酸200 mg/L液沾根10s,注意芽眼不能沾到药液,或用吲哚丁酸50mg/L+萘乙酸10mg/L液浸泡12h~24h。开30cm×30cm深的沟,按“一踩二提三覆土”的要求定植。
(2)水肥管理 栽后立即大水漫灌,5d后再漫灌一次。苗木发芽开始生长后,每15d~20d追施尿素20g~30g/株,共施2~3次。7月底8月初后可追施磷酸二氨1~2次,30g~50g/株。叶面喷施0.5%尿素、磷酸二氢钾2~3次。每10d沟灌6m~8m3。
(3)幼苗管理 苗木发芽后选1个生长良好的新梢培养成主干。苗高30cm~40cm要立竹竿及时引缚,使其能直立生长。50cm以下副梢全部抹去,以上副梢留2片叶摘心,并除去副梢芽眼。主蔓留1.8m左右摘心,留顶端1个副梢,5~7片叶后连续摘心。11月初停止灌水,12月进入休眠。
6 结果期管理
(1)枝果管理 定植后第2a,径粗0.8cm以上的植株每株留结果枝2~3个,每结果枝留1花序,弱枝不留花序。每穗葡萄重0.8kg左右,667m2产量300kg左右为宜。葡萄发芽后,要及时抹芽、定梢、除卷须、引缚。结果枝留10~12片叶摘心,花穗以下副梢全部除去,花序以上副梢留2~3片叶摘心。营养枝留10片叶摘心,副梢留2~3片叶摘心。延长枝1.5~1.8m摘心,顶端留1个副梢1m摘心,其余副梢留2~3片叶摘心。
开花前3d,除去多余的花序,中大花序除去副穗和穗尖。开花后30d左右疏去畸形果、小粒、拥挤的果粒。
8月上中旬套白色纸袋,套袋前用广谱性杀菌剂清园一次。
(2)树形培养 第2a延长枝不留果,按有主干龙干型或H型整枝;第3a 枝蔓爬满架面,667m2产1200~1500kg。第4a进入盛果期,667m2产1800~2000kg。
(3)休眠期修剪 在休眠后至发芽前进行。以短梢和中短梢修剪为主,一年生枝直径≥0.8cm留3~4个芽短剪,一年生枝直径≥0.6cm留2~3个芽短剪,一年生枝直径<0.4cm的枝条留1芽重剪或疏除。及时更新老蔓,选留粗壮的结果母枝,占满架面。
(4) 植物生长调节剂 开花前喷1 5mg /L的赤霉素, 可拉长果穗。无核品种开花后1 5 d 喷30mg/L~40mg/L的赤霉素+1mg/L~2mg/L膨大灵可增大果粒;有核品种花后20d喷40mg/L~50mg/L的赤霉素+2mg/L~3mg/L膨大灵可增大果粒。
7 水肥管理
(1)灌水 全年灌水20-24次,年灌水量220 ~250m3/667m2。萌芽水:5月上旬萌芽前灌水1次,灌水量10m3/667m2。花前水:6月中旬开花前5天灌水1次,灌水量10m3/667m2。果实膨
大及成熟水: 6 月底~ 1 0 月底, 每隔1 0 d ~ 1 5 d 灌水,灌水10~12次,每次灌水量10m3。施用肥料时灌水量增加到15m3/667m2。
保果水: 11 月初至1 月中下旬,每隔15d~20d灌水,灌水5~6次,每次灌水量2 ~3m3/667m2。
越冬休眠水:葡萄采收后结合基肥的使用灌水1 次, 灌水量20m3/667m2。
洗碱水:在萌芽后、果实膨大期灌水2 ~ 3 次, 每次灌水量20m3/667m2。
(2)施肥 基肥:葡萄采收后667m2施尿素20kg,磷酸二铵20kg,油渣300kg,羊粪5m3。
开花肥:6月上旬667m2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10kg。
果实膨大肥:7月初667m2施尿素10kg,磷酸二铵15kg。
果实转色肥:8月底667m2施磷酸铵10kg。
增糖肥:10月初667m2施磷酸铵10kg,硫酸钾10kg。
叶面肥:在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喷0.5%尿素2次,果实成熟期喷0.5%尿素、硫酸钾混合液2次。
8 设施内温度和湿度的管理
(1)揭帘 揭帘时间在5月上中旬,地温高于12℃,芽眼膨大变绿时。发芽后当室外气温低于5℃要保温。夏季收好棉被,打开上下通风口,同露地生产。下通风口棚膜要固定在离地面1.2m的棚架上,防止棚膜下滑造成闷棚。上通风口拉防雹网。
(2) 扣膜 9 月中旬, 当室外最低气温低于8 ℃ , 要及时放下通风口。处于果实着色至成熟期的温室,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地温保持在18℃以上,气温12℃~15℃,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3)休眠期管理 葡萄采收后及时分阶段降温,增加抗寒性锻炼。通过开闭风口、放帘、揭帘时间来调整,同时降低冬灌后的温室湿度。第一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左右,夜间4℃左右;第二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0℃左右,夜间1℃左右。
休眠期温室气温保持在-10℃以上,10cm地温保持在1℃以上,地表土要冻住。遇大雪降温天气过程,要及时扫雪,室温过低要早晚卷帘加温。2月底3月初抓住低温天气过程蓄冷,4月份也可在棚内堆冰块。4、5月份夜间拉帘开通风口,白天覆盖,应用冷热空气置换技术,降低棚温。
(4)湿度管理 发芽期喷水增加温室湿度,花期湿度要低一些,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其余时期控制在70%~80%为宜。10月中下旬沟灌改为滴管,栽培沟覆地膜,中午打开通风口,降低棚内湿度。
9 病虫鸟害
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生理性病害:水罐子病、日灼病(缩果病)、生理性裂果、黄化病(缺素症)、叶片焦枯;虫害:葡萄红蜘蛛、粉蚧、马蜂;其他鸟害、鼠害等。
10 采收
元旦和春节期间,根据销售计划,适时采收。用2kg装小盒包装,每个包装盒内放绿叶片2~3片、果穗3穗左右,挤靠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