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9728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榆林地区优质葡萄栽培关键技术商榷 [2015/11/17 11:43:52] 来源: 作者:Admi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

张振文 惠竹梅 房玉林

 

  榆林市地处北纬3 6 º 5 7 ' 3 9 º 3 5 ' 、东经107º28'111º15',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10001500m。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分为两个地貌类型:北部风沙草滩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海拔12001500m,地势平坦、沙丘连绵;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最北部,海拔一般为10001200m。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26202926h,年平均气温7 . 9 11 . 3 、年极端最低气温- 3 2 . 7 1 0 的活动积温2847.24149.7℃,无霜期1 3 4 1 6 9 d 、平均晚霜终日为42 5 日~ 5 1 6 日, 年降水量316.4513.3mm、多集中在79月。榆林(特别是古长城风沙带)是葡萄栽培的优良生态区之一,但将面临四个主要问题:一是冬季寒冷,葡萄越冬期间易遭受冻害;二是春季晚霜结束较晚,葡萄嫩梢易受晚霜冻害;三是部分土壤盐碱含量和pH较高,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四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果实成熟期,部分地区葡萄病害较严重。因此,本文针对榆林地区(特别是古长城风沙带)生态条件及葡萄栽培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商榷优质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

 

  1 建设防护林带,改善葡萄园小气候

 

  葡萄防护林能够改善葡萄园小气候,调节气温和湿度、降低风速、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等,在冬春风沙较大地区设置防护林带是保护葡萄的一项重要措施。

 

  (1)设置主风向林带:主林带的设置应与主风向垂直,有时还要设立与主林带相垂直的副林带。主林带由46行乔灌木构成,副林带由23行乔灌木构成,主林带宽58m,间距为300500m,副林带厚23m,间距150200m。乔木种植密度约为22.5m×1.5m,灌木为11.5m×0.50.7m

 

  (2)防护林与道路、排溉系统结合设置:葡萄防护林要与栽植区、道路、排灌系统等配合建立。

 

  (3)选择适宜树种:根据当地条件,宜选择生长稳定、长寿、抗性强,同时又不会诱导或加重葡萄病虫害的树种,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宜。

 

  (4)防护林的种植要求:防护林的建设应早于葡萄园的建设,最迟也要与葡萄园的建立同时进行,以充分发挥防护作用。

 

  2 改良培肥土壤,创造根域良好环境

 

  2.1 土壤调查

 

  (1)前作植物:调查计划用于建园土地的前茬种植作物及周边植被,避免与葡萄有忌避或重茬。长年种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的土地可直接种植葡萄,但前茬长期种植果树或蔬菜(如芹菜、番茄、黄瓜等)的土地应进行土壤改良,园地周边没有与葡萄共生病虫害的植被。

 

  (2)土壤状况:黄土高原地区土层一般较厚,应重点取样分析土壤质地、矿质营养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园地块,垂直挖掘1m深的土壤剖面,察看成土母质的结构、土层厚度、有无粘板层或沙层等。“S”型多点分层取土化验,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尤其是钠的含量、有效铁和锌含量等。参照建园环境要求及相关土壤肥力标准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

 

  2.2 土壤改良与培肥

 

  (1)盐碱土壤:采用客土、掺淤土、种植绿色植物等方法改良过砂土壤;采用灌溉渠排水洗盐、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种植绿色植物等方法改良碱化土壤,降低土壤pH

 

  (2)施有机肥:按园地规划行距划定植带(宽80100cm),行间地面撒施有机肥( 每亩500010000kg)并进行旋耕(深度2025cm);沿栽植带开沟(深度80100cm),表面熟土(表层2025cm)放在一侧行间,将行间表土层(有机肥+熟土,地表面约2025 cm)回填到沟内,沟内生土置于取过熟土层的行间;回填后进行灌溉。

 

  3 浅沟栽植嫁接苗木,提高植株抗性

 

  3.1 抗逆砧木

 

  采用抗逆砧木是提高葡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盐碱性的重要途径。常用的抗寒砧木有山葡萄、110R140Ru1103P等,常用的抗旱砧木有99R110R140Ru1103P,欧亚种品种的耐盐碱能力大于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抗性砧木,抗性砧木1103P耐盐碱能力较强。需要强调的是嫁接苗木繁殖应采用高位(砧木高度4550cm)绿枝嫁接技术,嫁接口愈合好,植株不易从嫁接口断裂。

 

  3.2 浅沟栽植

 

  在开深沟改良培肥土壤的同时,采用浅沟栽植可使葡萄根系较深,有利于提高葡萄的抗寒性和抗旱性、便于冬季埋土防寒。一般葡萄种植带沟宽80100cm左右、沟深1520cm,苗木栽植深度2530cm,成龄葡萄植株根系深度集中分布在4080cm、甚至更深。

 

  4 采用合理架式树形,便于埋土防寒

 

  4.1 栽培架式

 

  鲜食葡萄宜采用Y形架。架柱一般采用水泥柱,中柱高度为230cm、边柱高度250cm,架柱地上高度180cm。第一道钢丝距地面高度应与植株主蔓高度一致(一般为80120cm),在距离第一道拉丝上方3035cm的架柱上居中固定第一道横梁、长度6090cm(视行距而定),在距离第一道横梁上方4045cm的架柱上居中固定第二道横梁、长度120140cm(视行距而定),横梁两端共拉4根钢丝。酿酒葡萄宜采用单篱架。架柱同Y形架,架面拉34道钢丝,第一道拉丝距地面高度应与植株主蔓高度一致(一般为80120cm),其上其它拉丝间距3040cm。为了减少新梢绑缚用工,架面第二道至第三道(或第四道)在水泥柱两侧平行拉丝两根。

 

  4.2 整形方式

 

  采用倾斜式双龙蔓树形(双厂形),便于冬季压倒树体埋土防寒。主蔓基部几乎与地面平行,以较小的夹角(小于20°)逐渐上扬到第一道钢丝,沿同一个方向形成一条多年生的臂,长度视株距而定。单臂上培养46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2个结果母枝。栽植当年,苗木萌芽后选留两个生长健壮的新梢,让其自由垂直按架面向上生长,当高度超过220cm或到8月中旬即截顶,促进新梢的成熟,冬季修剪时一年生枝保留150170cm进行剪截。第二年春季萌芽前按同一方向将两个一年生枝按要求斜拉绑缚于第一道钢丝,选留适量新梢垂直沿架面生长;冬季修剪时,将单臂顶端的一年生枝按中长梢修剪(长度不宜超过下一个植株),其余按一定距离进行短梢或短中梢结合修剪(视品种而定),若为中梢修剪应在临近部位(下部)留2芽的预备枝。第三年春季萌芽后,选留一定量的新梢(间距1015cm,视品种而定)垂直沿架面绑缚;冬季修剪时按预定枝组数量进行修剪,即两个水平单臂上形成46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选留23个结果母枝进行短梢修剪,若为中梢修剪应在基部留2芽的预备枝1个,其余按4芽以上修剪。

 

  4.3 叶幕配置

 

  Y形架(鲜食葡萄)配置V形叶幕,新梢由第一道钢丝向两侧倾斜绑缚在两道横梁两端的钢丝上,产量较高。单篱架(酿酒葡萄)配置篱笆型叶幕,新梢由第一道钢丝向上均匀的绑缚在上部的钢丝上,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5 简易避雨栽培,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果树避雨栽培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主要应用于多雨地区,起到减轻病害、提高品质和调整采收期等作用。葡萄避雨栽培最早出现在日本,由康拜尔早生葡萄短梢修剪拱棚式栽培发展而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逐渐兴起,主要应用在南方地区鲜食葡萄栽培中,近年在北方鲜食培养栽培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1 避雨棚类型及规格

 

  简易避雨设施是预防葡萄病害的重要技术措施,特别适宜于鲜食葡萄栽培。一般采用钢丝避雨棚,架柱为水泥柱,棚面支撑网全部为镀锌钢丝,棚面为拱形,棚面覆盖物为塑料膜。棚面顶高(架柱高度)240cm,两个缘口高度180cm,棚面宽度200-220cm,棚面拱形高度60cm,边柱(角柱)高度330cm,中柱(内柱)高度270cm

 

  5.2 避雨棚的搭建

 

  栽边柱:用钢铣挖深度90cm、向外倾斜30°的栽植坑,将边柱倾斜30°栽入坑内,分次砸实(或用混凝土浇灌),并与深埋50cm的地锚(50cm×30cm)的2根花丝连接拧紧。边柱地下垂直深度80cm,地上高度240cm

 

  栽角柱:葡萄园四个角需要栽植牢固的角柱,栽植方法基本同边柱;但石块地锚或水泥地锚(50cm×30cm)上需要绑上3根较粗的镀锌铁丝,深埋100cm并砸实;将地锚上的铁丝分别与角柱顶端行向顶梁钢丝、边柱横向第一道钢绞线及第一道顺行钢丝与水泥柱交汇处用电线杆拉杆相连接,调整好松紧度。角柱地下垂直深度80cm,地上高度240cm

 

  栽内柱:沿南北葡萄行向每3m1根内柱,地下深度30cm,地上柱高240cm

 

  边柱(角柱)加固:用两道钢绞线固定,钢绞线与行向垂直,即一般为东西向。第一道钢绞线距地面高度180cm,同时兼作V形叶幕的上部横梁;第二道钢绞线距地面高度200cm,进一步加固边柱(角柱)。

 

  内柱加固:在距地面180cm处横向(与行向垂直)拉一道钢丝,将内柱沿横向方向全部连接在一起,同时兼作V形叶幕的上部横梁。

 

  行向顶梁钢丝:将钢丝末端绑在南边柱预埋的钢筋环上,并与拉锚上部拉丝相接;沿内柱顶端的沟槽向北延伸至北边柱,用紧线钳拉紧后固定在北边柱的预埋环上,并与拉锚上部拉丝相接。南北、东西钢丝交汇处用塑料扣件固定。

 

  行向边梁钢丝:将两条钢丝绑在南边柱东西向的第一道钢绞线上,分别距离架柱槽沟线100cm,平行延伸至北端后绑在北边柱东西向的第一道钢绞线上。南北、东西钢丝交处汇用塑料扣件固定。

 

  棚面拱形钢丝:每间隔60cm将长度约为280cm的钢丝通过顶梁行向钢丝上部绑平行绑在架柱两侧的边梁行向钢丝上(东西向),通过架柱顶部的拱形钢丝必须置入水泥柱顶端的横向沟槽内,缠紧后末端向外分别预留2cm(用于绑塑料膜)。东西拱形钢丝与南北行向钢丝交汇处用扎丝扎紧。

 

  行向加固钢丝:在行向顶梁钢丝与架柱两侧行向边梁钢丝居中的棚面拱形钢丝上各加一道行向加固钢丝,距行向顶梁钢丝及行向边梁钢丝各约60cm左右。南北、东西钢丝交汇处用塑料扣件固定。

 

  扣膜:塑料膜宽度300cm,长度视行的长短而定。把膜拉开挽成捆状,向行的对面、棚的顶端一直拉到地头,然后将膜拉开盖在拱形棚架上。

 

  拉膜:把长于边柱200cm的棚膜拧成捆状并牢固的绑在地锚丝上,在行向的另一端将棚膜拉紧、拉直,不留皱纹,用同样方法将棚膜牢固地绑在另一端的地锚丝上。

 

  绑扎:在拱形棚的两侧手抓棚膜再次平衡膜的宽度,使膜紧紧的扣住棚架。然后用塑料膜包住拱形钢丝末端(或竹板末端),并绑扎结实。

 

  压膜线:将粗鱼线首先绑在横过边柱的拱形钢丝与左侧行向边梁钢丝的交叉位置(包住棚膜)后,从棚面上斜向抛向棚面的另一侧,拉紧后绑在前一根棚面拱形钢丝与行向边梁钢丝的交叉位置,再从棚上斜向抛向棚面的另一侧,如此直到另一端的边柱,粗鱼线呈一条“S”形。然后,从边柱右侧行向边梁钢丝开始,用同样方法绑缚棚膜,粗鱼线形成与上述“S”形相交叉的另一条“S”形网状。

 

  6 做好埋土防寒,保障葡萄安全越冬

 

  我国北方绝大多数葡萄产区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冬季冻害,埋土防寒技术仍然是目前解决葡萄冬季冻害最根本的措施。埋土时间: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低于-15℃的地区,欧亚种葡萄需要埋土越冬,埋土时间一般在土壤封冻前1周为宜。

 

  埋土厚度:一般以当地历年地温稳定在-5℃土层的深度为防寒土堆的厚度,埋土防寒临界区仅埋住枝条即可,干旱寒凉的内陆丘陵山地埋土厚度需要10cm以上,采用抗寒砧木的埋土厚度可减少30%40%

 

  埋土方法:埋土前10d左右灌封冻水,将葡萄下架,按同一个方向理顺枝蔓,用土压住或用绳索每11.5m捆一个结,形成一条龙,完成捆蔓工作。用埋土防寒机在距离茎干60cm(欧亚种自根系应距离茎干80cm)以外行间取土,土壤要充分湿润、松散,不能结块;也可将枝条简单覆土后加盖各种无纺布等,压实边缘,不但能提高防寒保湿效果,而且减少了出土用工。在埋土防寒临界区,可采用淋膜无纺布或无纺布毡+塑料布的简易覆盖防寒方法,冬剪后直接覆盖在第一道铁丝之上,和地面形成倒三角形,边缘用土压盖。

 

  在气温接近10℃前完成出土,或在树液开始流动后至芽眼膨大之前撤除防寒土。撤土时先用机械或锨镐去除防寒土堆两侧的土,或者掀去覆盖物,然后小心的将枝蔓扒出。出土后枝蔓要及时上架。

 

  7 防御灾害,减轻葡萄受灾减产程度

 

  7.1 防止晚霜

 

  晚霜预防措施:(1)避免低洼地建园:低洼地容易发生霜冻,因此霜害多发区应避免在洼地以及背阴坡建园;(2)种植晚发芽品种:在晚霜频繁发生的地区,选择发芽晚而不是早的品种,可有效避免发芽时期的霜冻为害;(3)种植容易二次结果的品种:在晚霜为害频繁的地区,注意选择容易副梢结果或二次结果的品种;(4)提高新梢架面:生产实践表明,随着叶幕高度的增加,霜害为害程度降低,在晚霜为害频繁的地区,高篱架抗晚霜的能力强于低矮架面;(5)降低地温推迟发芽:春季气温明显上升之后、发芽之前,适当大水灌溉2次,降低地温,延迟发芽时间,同时能增加湿度避免枝条抽干。

 

  减轻晚霜为害措施:(1)喷水或灌溉:在晚霜高发区,在当地可能发生晚霜时段,严密监控气象预报,当低温来临时漫灌或开启滴灌系统进行充分灌溉,当霜冻来临时开启喷灌系统,可有效降低霜冻为害;(2)简易覆盖:有事实证明,在建筑物、防风林等附近的葡萄树霜冻为害轻,因此,在进行越冬简易覆盖的地区,葡萄上架后可将轻薄的无纺布或塑料布保留在行间,如果遇到低温来临,可在避风一侧将无纺布或塑料膜搭盖在第二道铁丝上,霜冻期过去之后再收起保存;(3)熏烟:在晚霜频发区,适当贮藏作物秸秆,或者将冬剪下的葡萄枝条和落叶等距离(1215m)堆放在葡萄行间,当夜间温度接近零度时点燃,需要较多人守护,避免伤及葡萄植株。

 

  7.2 预防冰雹

 

  冰雹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路线,建园前应进行调查,尽量避免选择冰雹容易发生的地段。在雹灾多发区架设防雹网是防灾的有效措施。防雹网材质有尼龙网和聚乙烯网,后者价格较低,目前普遍采用。网眼边长以1.21.5cm为宜。防雹网的支架可与葡萄立柱合二为一,但立柱长度增加至3 m左右,其中埋入地下60cm,以增加稳定性和承载防雹网的能力。连接支柱的网架用8-10Ф铁丝拉设,架垫可用旧轮胎制作,规格15cm×10cm。一般于冰雹发生期之前铺设,采收后撤到行头捆扎包裹或仓库贮藏。

 

  7.3 预防鸟害

 

  规模较小或鸟害严重的葡萄园,在果实转色或变软后采用聚乙烯网进行结果部位的局部遮挡;或采用悬挂彩色塑料条、驱鸟器、驱鸟药物等进行驱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葡萄树体何时需要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