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试验站
蒋爱丽
奚晓军 田益华 查倩 戴富明
随着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葡萄品种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申丰’品种,不仅坐果好,而且成熟早、着色好,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葡萄质量受诸多栽培因素的影响,其中产量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申丰”葡萄的产量对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为配套栽培技术优化和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打下扎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
申丰” 为三年生树龄,单臂篱架栽培,“V”形叶幕整形,株行距为2.0m×2.8m,避雨栽培。试验共设四个产量梯度,处理A的亩产量为750kg、处理B亩产量为1000kg、处理C的亩产量为1250kg、处理D的亩产量为1500kg,每个处理选择4-5株,植株的生长状况保持一致,其他的树体和肥水管理技术措施按常规的技术方法进行。成熟期测定果实的相关品质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对果实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产量水平下“申丰”葡萄的单果重量为11.1-11.7g,差值为0.7g;其果型指数值为1.16-1.23,差值很小。因此产量高低对“申丰”葡萄的果粒大小没有明显的影响。
2.2 产量对果皮着色的影响
葡萄果皮色泽变化是葡萄成熟的一种标志,也是评判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的结果(表1)表明,“申丰”葡萄的亩产量在1000kg以下时,果皮基本呈现紫黑色,而在亩产量1250kg起葡萄的果皮色泽由紫黑色变成紫红色,非常明显,因此“申丰”葡萄果皮色泽变化的转折点在处理B(亩产1000kg到处理C(亩产量1250kg)之间。因此产量对‘申丰’葡萄的果实着色有显著性影响,产量越高,葡萄果皮着色越差。
2.3 产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随着产量的增加,“申丰”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17.5%降到15.7%,相差1.8度,产量最低的处理A数值最高,而产量最高的处理D最低,处理B和处理C间明显降低;四个不同梯度产量的处理其浆果的可滴定酸为0.67%-0.70%,固酸比也是处理A最高,也显示出其风味较浓郁。反映出不同产量处理间仅‘申丰’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处理A和B与处理C和D之间有显著差异,呈现产量越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的趋势。
2.4 产量对叶片质量的影响
表3数据表明,“申丰”
葡萄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数值为39.11-42.93,处理C与其他三个呈显著性差异,没有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处理4的叶绿素值最高;品种的叶绿素和叶片干重受葡萄产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变化没有规律性,这可能与采样季节有关。
3 结论
影响葡萄品质的因素很多,但产量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子之一。我们对“申丰“的试验结果表明,产量的高低对“申丰”葡萄果实的物理性状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果实品质影响明显,随着产量水平的增加,申丰葡萄的着色变淡,而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下降。本次对“申丰”葡萄产量控制研究的结果是适宜产量范围在每亩1000kg以下,这与以往的报道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