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19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糖度对葡萄制干效果的影响 [2015/9/26 12:21:09] 来源: 作者:Admin


南疆综合试验站

 

  我国葡萄制干历史长达1800~2000年,最早出现在东汉年间塔里木盆地南边的精绝国(今和田民丰县)。新疆气候炎热、干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记载,晚清时期吐鲁番地区才开始用荫干法制绿葡萄干,并已外销至沙皇俄国。

 

  无核白葡萄( T h o m p s o nSeedless)在我国新疆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所产葡萄干闻名于世。无核白葡萄在吐鲁番地区广泛种植,主要用于制干和鲜食。火焰无核葡萄(Flame Seedless)、无核白鸡心葡萄,均属欧亚种,于1983年引入我国,目前在吐鲁番地区有一定规模种植,主要用于鲜食。鲜食葡萄不宜储藏及运输,将其制干则不易溃烂变质,而且营养成分不会丢失。顾名思义,葡萄干是利用干燥方法把鲜果脱去一定量的水分,使可溶性固形物提高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保持其原有风味、品质。葡萄制干方式有三种,自然晒干、自然荫干和机械烘干。自然晒干是指将成熟葡萄经促干剂处理之后,一般均匀铺在水泥场地上进行曝晒,最大光辐射强度可达2590μmol/m2,制干周期较短。自然荫干是指经促干剂处理的成熟葡萄悬挂在4壁留孔通风的晾房中,自然风干,其最大光辐射强度为320μmol/m2,制干周期较长。机械烘干则是为了节省时间,人为控制烘烤时间、温度,来获得优质葡萄干的技术,但该技术尚未成熟。

 

  我国是世界葡萄干生产大国,而新疆是主要生产区。专用葡萄制干晾房在吐鲁番地区随处可见,荫干是该地区主要制干方法,效果较好。不同品种的葡萄可以生产出不同口味的葡萄干,同一品种不同糖度对葡萄干的品质、外观、口味以及制干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葡萄干含水量控制不均匀)。然而生产优质葡萄干还取决于鲜食葡萄成熟度、质量等指标。本研究在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正常条件下,以吐鲁番地区常见品种无核白、无核白鸡心和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葡萄对制干效果、收益等的影响,为制干选择鲜食葡萄最佳采收时期、制干方式、药剂处理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葡萄制干所用品种为:无核白葡萄;火焰无核葡萄;所选鲜食葡萄需均匀、饱满、色泽一致,无病虫害、无溃烂。

 

  1.2 试验设施、仪器、试剂

 

  晾房:要求地势高、干燥、通风良好,无阳光直射,以红砖和土培(15cm×15cm×15cm)砌成多“口”字形,有空洞的房屋;手持测糖仪;电子天平;促干剂:新疆惠普园艺新技术公司生产(专利号:ZL92102736.2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选择

 

  选择颜色一致、大小均匀、饱满、无病虫害、无溃烂的葡萄果穗,同时间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尽可能一致的果穗。每品种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样品为10kg左右。

 

  (1)可溶性固形物控制在16%以下; ( 2 ) 可溶性固形物控制在16%~20%;(3)可溶性固形物控制在20%以上。

 

  测定方法:手持测糖仪,分别随机测定果穗上、中、下果粒,使整穗果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一致。果穗大小不宜过大、紧密。

 

  1.3.2 样品处理

 

  (1)葡萄采收后,先称每个样品的鲜重,不予促干剂处理。记为处理A

 

  (2)葡萄采收后,按照促干剂使用说明的浓度处理,经促干剂处理后,用清水冲洗掉葡萄表面促干剂。记为处理B

 

  (3)葡萄采收后,经促干剂处理后,不予以清洗。沥干水份。记为处理C

 

  1.3.3 制干方式

 

  (1)直接晒干 经上述处理后,直接均匀平铺于干净水泥地上曝晒。记为Ⅰ。

 

  (2)晾房荫干 经上述处理后,悬挂于晾房中。记为Ⅱ。葡萄制干后,除梗去杂,电子天平测定葡萄制干前后样品重,计算其出干率,分析其与鲜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关系。

 

  每10天取样品一次,测定样品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并对采样样品进行拍照。采集过程中分别在葡萄干过湿、适中、过干时进行,并取样测定各品种不同采集时期相应的含水量值。对测定样品不同时期密封保存。记录在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不同含水量的葡萄干质量情况,颗粒是否丰满,颜色是否美观,口感是否爽口等,进行综合评定。

 

  2 试验结果

 

  2.1 制干葡萄糖度对葡萄干产量的影响

 

 

 

  充分成熟的葡萄,因为糖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生产出的葡萄干产量(制干率)高。表1结果显示,无论是无核白还是火焰无核葡萄,糖度在20以上的都比其它糖度(如16以下、16-20)所生产的葡萄干产量高。无核白葡萄制干率最高为24.62%,即每1000公斤可生产246.2公斤葡萄干;火焰无核葡萄制干率最高为25.81%,即每1000公斤可生产258.1公斤葡萄干;本试验中,制干方式有两种,晒干和晾干,晾干所得葡萄干较晒干所得葡萄干产量要高。无核白、火焰无核葡萄晾干较晒干所得产量高出范围分别为2.1%~42.8%6.2%~25%

 

  2.2 糖度对葡萄干品质的影响

 



  制干葡萄的糖度对葡萄干品质影响很大。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葡萄含糖量的增加,所制的葡萄干颜色越美观,由黑变浅;甜味越重,从酸枣味变得甘甜;大小越饱满,由干瘪变得饱满。

 

  2.3 糖度对葡萄干品质的影响

 

  制干葡萄的糖度对葡萄干品质影响很大。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葡萄含糖量的增加,所制的葡萄干颜色越美观,由黑变浅;甜味越重,从酸枣味变得甘甜;大小越饱满,由干瘪变得饱满。

 

  2.4 不同制干方式对葡萄干品质的影响

 

  不同制干方式对葡萄干品质的影响很大,晾干方式对葡萄原始颜色保留程度较晒干的大,糖度越高表现的越明显,晒干所制葡萄干焦糖味较晾干所制葡萄干的重,而两种制干方式对葡萄干饱满程度影响不明显。

 

  2.5 含水量对葡萄干品质的影响

 

  火焰无核葡萄干含水量在8%左右表现为干,8%~13%表现适中,13%以上表现为湿;无核白葡萄干含水量在11%左右表现为干,11%~16%表现适中,16%以上表现为湿。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选择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火焰无核三个葡萄品种,不同时期采收不同糖度梯度,结合6个组合处理(晒干-无碱、晒干-碱洗、晒干-碱未洗、荫干-无碱、荫干-碱洗、荫干-碱未洗),研究不同组合处理间对制干产量效果的影响。上述三种葡萄均选择糖度最高时进行制干,采取荫干方式产量最高,结合碱未洗处理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葡萄原始颜色,且大小最为饱满,口味最为甘甜。主要是因为使用促干剂能够使葡萄快速干燥,有利于保护果皮中的叶绿素,颜色不易失真,特别是干燥的前5天,脱水量达到了葡萄鲜重的50%以上,给护色奠定了重要基础。含水量对葡萄干品质影响也很大,糖度较低,含水量较低时,葡萄干口味变酸,外观干瘪,颜色变深,产量低,商品价值低。含水量高,葡萄干手摸感到已干燥,而实际未干透。只有含水量适中,葡萄干颜色美观、口感甘甜。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葡萄所制干均属于无核绿葡萄干,其颜色碧绿才能使其商品价值更高。火焰无核葡萄成熟后为紫红色,制成葡萄干后变为深褐色。

 

  本研究结果表明,制干葡萄糖度要选择在20度以上,糖度越高葡萄干越甜,颗粒越饱满。制干方式选择荫干,可以使葡萄干颜色更美。葡萄干含水量控制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无核白葡萄干控制在11%~16%,无核白鸡心、火焰无核葡萄干控制在8%~13%,商品价值更高,也适合长时间贮藏。水分含量低的绿葡萄干,在低温下,密封贮藏,经过8个月颜色不变。在低温和无氧条件下,叶绿素比较稳定,不易破坏,多酚氧化酶也因缺氧而难以引起褐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