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9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宾川县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 [2015/9/23 20:41:07] 来源: 作者:Admin



元谋综合试验站

杨顺林 刘凤弼 铁余斌

 

  摘要:宾川为试验站的示范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量47万吨,种植模式95%为单篱架,种植密度600株以上,通过几年的技术改造,改为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

 

  1 降密度

 

  把行距由传统普通栽培1.41.5米增大到2.5-3米,株距由50-60厘米扩大到100-120厘米,亩株数由700-1000株降到370-530株,亩枝条数2500-3000个,产量2.5-3吨。

 

  2 改架式

 

  架式由传统普通栽培模式单篱架改变为“Y”型架。

 

  3 建连棚

 

  由传统的露地栽培模式改为单幅连棚增温保温避雨栽培。

 

  4 适时冬剪破眠

 

  1600米以下逆温暖层区域,1215-20日适时冬剪;当年1220日至次年15日,用52%单氰胺10-20倍液涂刷结果母枝或点芽。非逆温暖层区域(沿河的坝子中心

区域)较逆温暖层区推后15天。海拔上升100米,推后15天冬剪破眠。

 

  5 地膜覆盖

 

  用地膜覆盖葡萄墒面,增加地温,提高葡萄根系活力。

 

  6 棚温管理

 

  下午34点钟关闭棚膜,早上10点左右打开棚膜放风,控制棚内温度25-35度。以免高温烧苗和低温危害。

 

  7 熟期安排

 

  1600米海拔以下的逆温暖层地带,应用该项技术,安排5-7月成熟;1600-1800米海拔区域7-9月成熟;1800米海拔以上区域9-10月成熟上市。

 

  1600米以下的低海拔逆温暖层区域(四周山脚和丘陵边缘的无霜区),利用单幅连棚的增温保温效果,12月中旬修剪,12月下旬破眠,1-6月为生产期;同区域的非逆温暖层区域(沿河的坝子中心区域)推后15天。海拔上升100米,生育期往后推15天。

 

  在1600米海拔以上地区,利用单幅连棚的后半,整体骨架不变,不做四周边膜,每个葡萄行的上方作一个小雨棚,进行避雨控病栽培,起到防冰雹的作用。

 

  8 新建标准园

 

  按行距2.5-3米,株距0.6-1米定植,“一”字形或“H”形定杆,定杆高度1.2米,留两枝平行绑枝,7叶摘心,培养4个副稍。副梢4-5叶摘心,然后延长至满架封顶。

 

  9 老园改造

 

  老园的改造要注意的环节:一是采用隔行控出来降低密度是行之有效的,而不能简单的采用隔株挖出的办法;二是在降密之前先要复壮树体,方能隔行挖出;三是可以采用培养和挖出同步进行的办法来推进,即先把培养的那几行于土表面处锯断,重新培养成独杆树体,采用“H”形整枝,一年后在挖出其余的树,这样能够彻底解决定主杆零乱,无法规范的问题;四是老园改造前半年必须加强树体营养培养和病虫害防治,要求修剪时老叶保护达50%,五是挖出行必须进行深耕培土,通过间套种来减少、消除葡萄根系呼吸产生的排泄物,从而减少葡萄根系之间的自毒作用。

 

  10 群体设计

 

  每亩留枝量25003000枝,按2.5-3米行距计算,枝距15-22厘米,即亩挂25003000穗,单枝留叶量6080叶,穗位下副稍抹除,穗位上副稍让其自然生长,超过6片叶不停长的副梢才摘心,主梢延长至架面顶部。两行之间留20厘米间隔。穗长20厘米,一枝一穗。每穗80100粒,单粒1215克,单穗1.0-1.2公斤。

 

  11 标准化管理

 

  (1)土壤培肥

 

  开挖宽80厘米深60厘米的定植槽,底层回填30厘米的表土或树木枝、秆,上面施入有机肥(圈肥5\草煤10\农作物秸秆3-5吨),生土回填在最上层,墒型适度隆起。

 

  (2)架式与整形设计(“三带” 整形设计) : 架式采用大“Y”架,立柱高2.5米,入土50厘米,架高2米。1.2米高度40厘米横档双铁线布置,1.5米高度80厘米横档双铁线布置,1.7-1.8米高度用实心竹或钢管连贯立柱,在立柱两侧1.1米处从横梁下吊一根铁线作第三宾川县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台架线。干高1.2米,“V”型上口宽2.2-2.6米,通风带0-1.2米,挂果带1.2-1.5米,生产带1.5-1.8米。

 

  (3)幼树定杆:“一”字形或H”形定杆:健壮的幼树1.2米高度处摘心,留两枝平行绑枝,7叶摘心,培养4个副稍;幼树弱时要反复摘心,同样在1.2米高度培养两主枝延长至顶。第一年主枝成“一”形,两年以后逐步成“H”形。干高固定1.2米。老园改造的在隔行挖出之后,同样以1.2米高度定干,用1.2-1.5米间的花芽来进行生产,把顶部30厘米平行,枝条分布在两根铁线上。

 

  (4)冬季修剪和破眠促萌剪长短结合,预留芽量为设计穗数的3倍。冬剪时距主干最近的两个母枝留5-7芽修剪,其余母枝2-3芽修剪,亩留芽量5000-7000芽,选2000-2500个挂果母枝。破眠促萌选择在萌芽前30天用3%的单氰胺溶液涂抹挂果母枝上的冬芽。

 

  (5)果穗处理和套袋

 

  ①红地球果穗的整理分穗期除去副穗,开花前摘去穗尖,花前留穗长12-14厘米,圆锥形整形,留5-8个短侧穗或4个长侧穗,去主穗尖,单穗留果80-100粒,成熟期穗长20厘米。

 

  ②夏黑果穗的整理

 

  分穗期除去副穗,开花前摘去穗尖,花前留穗长10-14厘米,圆锥形整穗,侧穗留2-3个小穗,单穗留果80-100粒。

 

  ③膨果

 

  红地球用奇宝+保美灵各一包+10公斤水在幼果12毫米大小时浸或喷果穗;7-10天同样方法处理第二次。夏黑用GA312.5ppm+吡效隆2ppm,在谢花3天时第一次浸果;7天后用GA3 12.5ppm+吡效隆4ppm第二次浸果。克瑞森、维多利亚、白鸡心不用膨果。

 

  ④套袋:套袋时期选在转色期,采用白色防水袋,上口扎紧下口敞开。

 

  ⑤增糖上色:在葡萄转色40%左右,用果美红和高钾水溶肥喷雾3-4次。

 

  (6)平衡施肥

 

  ①秋施厩肥3-5吨或精制有机肥1000公斤和平衡型控释配方肥80-100公斤加大粒硼600克、大粒锌500克。

 

  ②开花前3公斤尿素加3-5公斤高钙镁水溶肥,谢花后施5公斤高钙镁水溶肥。

 

  ③幼果期(硬核期)施高钾型控释配方肥120-240公斤。

 

  ④转色期高钾水溶肥3-5公斤7天一次共3次。

 

  ⑤其余根据苗情用水溶肥适时调节。

 

  叶面补充: 于采果后、叶期、开花前、谢花后次叶面喷硼, 开花前、谢花后次叶面喷锌,开花前1次叶面喷铁肥,幼果期到成熟叶面多次喷施钙肥、镁肥、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叶面肥。

 

  看叶果施肥:要达到树相平衡必须观察枝、叶、果的生长情况,当开花前出现节间过长、叶片大即长势旺的情况采取控肥水的方法调节;反之长势弱时稍加强肥水的使用量,达到基础树相,即节间长8-10厘米、叶柄8-10厘米、叶片张开度12-15厘米;转色(二次膨大)期基本停稍。

 

  (7)土壤耕作

 

  葡萄园土除种草免耕的外,必须每年翻耕2-3次,10-11月挖沟晒田,5月浅挖促根(套袋后),8月结合施秋肥中耕断根(采果后)。

 

  (8)病虫害防治规范

 

  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照宾川县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防治。

 

  12 葡萄园间套种

 

  (1)葡萄粮食间套模式:葡萄间作豌豆、蚕豆、大豆、马铃薯。采收后可以套种绿豆、矮杆玉米、秋麦、陆稻。

 

  (2)葡萄蔬菜间套模式:葡萄间套豌豆、菜豆、小聪、大蒜、番茄、茄子等矮杆的蔬菜品种。

 

  (3)葡萄间套绿肥模式:葡萄间套箭舌豌豆、苜蓿、柱花草、三叶草、萝卜籽。

 

  (4)根据间套种作物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间套种时期,全面进行土壤耕作,及时防治病虫害,杜绝相互感染,全面实施秸秆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