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岳综合试验站
赵文东团队
东北地区设施栽培的类型很多,生产上根据设施栽培的不同目的,可将选择不同类型的葡萄设施栽培模式。主要总结如下3类:促成栽培,促成兼延迟栽培,纯延迟栽培。
1 促成栽培
根据催芽开始时期的早晚,又可分为早促成栽培、标准促成栽培、一般促成栽培三种栽培类型。早促成栽培型是指在葡萄还没解除休眠或休眠趋于结束的早些时候即开始升温催芽的;标准促成栽培型是指在葡萄休眠结束后才开始升温催芽;而一般促成栽培型则是指葡萄休眠结束后的晚些时候再进行升温催芽的。而葡萄开始升温催芽时期的确定,又与葡萄植株的休眠生理和保护设施种类及其性能有关。
(1)早促成栽培型
是以改良薄膜温室、加温薄膜温室等为保护设施,白天靠太阳辐射热能给温室加温,夜间加盖草帘、纸被等覆盖物保温。加温温室还可适当进行补充加温,因而,温室环境温度水平较高,促成效果较好。在利用这种保护设施进行葡萄保护地栽培时,其升温催芽的时期,可选在元旦前后,2月上、中旬萌芽,3月中、下旬开花,中、早熟品种,其果实可在5月下到6月中旬成熟上市,约比露地栽培提早60-90天。
(2 )标准促成栽培型
主要以普通薄膜温室、改良薄膜温室为保护设施,在葡萄休眠完全解除后的2月上、中旬升温催芽,
只靠太阳辐射热能给温室加温,夜间保温覆盖最少两层草帘或一层草帘加一层牛皮纸被。葡萄可于3月下到4月初萌芽,4月中、下旬进入花期,中、
早熟品种果实可在7月中、下旬成熟上市,其提早效果在45天左右。这种栽培型,其果实成熟时期正值外界高温季节,昼夜温差小,不利于果实积累糖分,着色不好是其缺点,巨峰品种尤其明显。
( 3 )一般促成栽培型 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保护设施,由于这种保护设施在夜间无保温覆盖,棚内的早春气温回升较慢,其人为升温催芽的开始期(即出土上架时期),应选择在3月上、中旬,使其于3月底到4 月上旬进入萌芽期,5月上旬前后开花,中、早熟品种的果实可在8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如棚内增设小拱棚、地膜覆盖、保温幕等保温设施,其人为开始升温的时期,还可提早半月左右。果实相继又可提早半月成熟。
2 促成兼延迟栽培
是在促成栽培的基础上,利用葡萄具有的一年多次结实习性,实行既促成又延迟的一年两熟的栽培形式,其二茬果成熟后,还可不立即采收,利用当时的低温环境条件,延迟一段时间再采收上市。因此它对于调节葡萄上市时期,具有很大意义。而催发二茬果则成为该种栽培型的关键技术环节。
( 1 )早促成兼延迟栽培型 这种栽培型的前茬果,约于6月中、下旬已采收上市,因为其二茬果成熟适期可安排在11月上旬,故其催芽适期可安排在 7月上旬,使其于7月上旬发芽,8月上旬开花,果实11月上旬成熟,延迟到11月中旬采收上市。其延迟成熟效果约为60天左右。
( 2)标准促成兼延迟栽培型这种栽培型的前茬果,约于7月末采收上市,其二茬果成熟适期可安排在10月末,所以,其二茬果的催芽期,应在7月初前后进行。使其于7月末或8月进入花期,10月末成熟,延迟到 11月上旬采收上市。这种栽培型的两茬果生育期,约有30天左右是重叠的,特别是在篱架栽培情况下,二茬果的初期生育,对一茬果响很大,这是造成这一栽培类型的一茬果果实品质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一般促成兼延迟栽培型这种栽培类型的前茬果约于8月上旬采收上市,因其二茬果的成熟适期不应晚于10月中旬,所以,二茬果的催芽适期,应在6月20日前后进行。以使其能于7月初发芽,7月20日前后开花,10月20日以前成熟。这种栽培型的两茬果生育期
的重叠时间较长(约40天左右),重叠的影响比前一种类型还大。特别是在负载量较大的情况下,一茬果的着色、含糖量明显下降。这种栽培型的延迟成熟效果约为40天左右。
3 延迟栽培
这种栽培类型主要以生产延迟果为主,一般以元旦上市或春节上市目标,利用的前期树体培养结果母枝,在7月25日至8月10日左右进行催芽,促使冬芽萌发,对于巨峰这个品种来说,一般在8月7日至8月末就可萌芽,9月初至下旬即可开花,12月末成熟,还可利用此时的低温气候条件,联体贮藏一段时间。这种栽培方式在负载量不大的情况下,注意温室内的温度和肥水管理,果实的着色、含糖量等经济指标可达到一茬果的水平。这种栽培型的延迟成熟效果为3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