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4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日灼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2015/1/5 19:30:20] 来源: 作者:Admin

 

元谋综合试验站

 

 

  日灼病是葡萄常见的生理病害之一,也是云南葡萄最主要、最常见生理病害。日灼病是在果实生长期遇到强光照高温所致。当温度达到36℃,时间达到4~5h,或者39℃超过1.5h就会发生日灼病。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日晒使果皮表面温度过高,表皮组织细胞膜渗透性增加,水分过度蒸腾,导致表皮坏死果实凹陷干缩。或者由于挂果部位较低,在阳光暴晒以后地表面温度较高,果穗周围气温较高,逐渐出现日灼。

 

  1 云南日灼病发生情况

 

  (1)发生地区:云南葡萄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日照充分高温干热产区,元谋、宾川、永仁、双柏发生突出,玉溪发生较轻;

 

  (2)发生品种:主要以红地球为主,部分无核白鸡心也发生;以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尤其以薄皮品种的较为严重,而早熟品种发病轻。大粒品种发病较早而重,小粒品种发病较晚而轻;

 

  (3)发生规律:果穗暴露在阳光直射下易发生日灼,在连续干旱高温的情况下,地表温度较高离地面越近的果穗日灼病发生越严重。果实日灼病多发生在果实的膨大期,迅速膨大的品种比逐渐膨大的品种发病重;高温天气时套袋、中午套袋日灼病发病重,傍晚套袋发病轻,果粒迅速增大期套袋发病重。套袋时,如果果袋没有完全撑开、果袋空间变小、底部通气孔未开、果粒紧贴果袋等,均可以造成上部果面温度急剧升高,易造成日灼病的发生。若果实膨大期高温,不套袋比套袋发生日灼要轻。无风的天气、通风不良的果园,果实日灼病将更为严重。在元谋地区,日灼病最早2月份发生,3~5月份发生最重。篱架栽培靠西向、行距大、树势衰弱、叶片少、严重干旱的葡萄园日灼较重。宾川由于90%采用单篱架架式,挂果部位较低,普遍密植,最小株距15cm,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条件不好,日灼病发病率较高,最高地块果穗日灼率90%以上。

 

  2 防治方法

 

  (1)选择合理架式:采用高干的高宽垂“V”型架、“T”型架、“H”整形棚架等较好的架式,这些架式对病虫害的防治较有利,对防治日灼病也有优势,其中棚架日灼病最轻;

 

  (2)调节小气候:干旱地区可在行间生草,调节田间的小气候,缓解高温干旱带来的水分过度蒸腾和低湿高温环境;

 

  (3)品种选择:一些品种易发生日灼病,如红地球、美人指、黑玫瑰等,可选择不易发生日灼的品种,如早熟品种夏黑、红光无核等;

 

  (4)物理套袋:在一定程度上物理套袋是可以减轻阳光直射引起的果穗日灼,但果袋的选择、套袋操作和套袋时周围的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

 

  (5)适当留叶:在果穗周围可以适当进行叶片选留,增加叶片的遮阴,避免阳光直射;

 

  (6)合理水肥、控产提质:一定要对产量进行控制,产量过高易发生日灼、水罐子病等不良生理病害,控制好水肥供给,保持一定湿度,增强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