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4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土壤水分调控对夏黑葡萄生长的影响 [2015/1/3 10:47:07]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陆丽娟 孙其宝 俞飞飞 刘茂

 

 

  摘要:为了了解不同灌水量对夏黑葡萄生长的影响,通过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分别设置4个水分调控处理,观测各处理生长期内葡萄的生长指标(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新梢粗度、百叶鲜重、叶面积等)。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成龄葡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葡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叶面积的生长变化在不同栽培模式下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且露地栽培下夏黑生长量比避雨栽培下夏黑生长量大。在露地栽培下,夏黑生长量为灌3次水处理>灌2次水处理>灌1次水处理>不灌水处理。在避雨栽培下,灌3次水加覆膜能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且比不覆膜加灌水节水57.1%

 

  关键词:夏黑葡萄,生长,水分;调控

 

  葡萄适应性较强,但葡萄的生长对立地条件中的水分因子有较严格的要求,葡萄园土壤水分状况往往通过葡萄的生长反应表现出来, 一般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新梢生长明显。受土壤地下水位高和梅雨的影响,安徽省江淮葡萄产区土壤水分状况复杂,加之葡萄园水分管理不合理,致使葡萄生长不良、病害发生严重,制约了葡萄品质的提高。本试验分别从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变化、不同水分调控对葡萄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为葡萄园建立合理的水分管理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试验材料

 

  试验2012年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试验园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室进行。供试的葡萄品种为3年生夏黑,栽培模式为大棚避雨,架式为“T”字型;株行距为2m×4m。试验区位于江淮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7℃,年最低气温-20.6℃,年最高气温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9001100mm,日照时数为2100h

 

  2 试验方法

 

  2.1 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避雨栽培时葡萄进行正常水分管理,观测10株树,设3次重复;比较避雨与露地栽培下土壤水分、新梢长度、新梢粗度、节间长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同时记录葡萄萌芽期、开花期等物候期的变化。

 

  2.2 露地栽培下水分处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在露地栽培下,当葡萄进入快速生长期后进行水分调节,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灌水;处理1:灌1次水;处理2:灌2次水;处理3:灌3次水。每个处理5株,设3次重复,采用滴灌,灌水每隔15d一次,每次灌水量为700m3/hm2,每株灌水量为0.42m3,每一处理一行,比较露地栽培下不同灌溉量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2.3 避雨栽培下水分处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在同一葡萄避雨棚内,葡萄管理水平基本相同。设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覆膜、不灌水;处理1:不覆膜、定期灌水(葡萄萌芽开始灌水,转色期不灌水,共灌水7次);处理2:覆膜、灌2次水;处理3:覆膜、灌3次水。采用滴灌,灌水每隔20d一次,每次灌水量为700m3/hm2,每株灌水量为0.42m3,葡萄采用限根栽培,每株单独灌水。每个处理5株,设3次重复,比较避雨栽培下不同灌溉量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2.4 数据的测定

 

  (1)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测定仪测定40cm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每隔15d记录一次;

 

  (2)新梢长:用直尺测定310节新梢总长度,不同处理下各取30个当年生枝条,取平均;

 

  (3)新梢粗度:取相同部位的30个新梢,用游标卡尺对距新梢基部1cm处的直径进行测量,取其平均数;

 

  (4)新梢平均节间长:用直尺测定310节新梢总长度,计算平均节间长,取30根新梢的平均值;

 

  (5)叶面积:叶片采自成熟叶片,分别测其纵、横径,横径为两边最宽叶边距离,纵径为叶柄洼至叶尖距离,根据叶面积公式计算:叶面积=[(横径+纵径×2) ÷6]2×π;

 

  (6)叶绿素测定:随机取新梢第7节成熟的叶片,分别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用80%的丙酮提取法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图1所示为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曲线。以本试验土壤为对象,当体积含水量在15%时土壤会出现轻度干旱胁迫,持续低于13%时葡萄会因缺水而叶片枯黄。7月中旬至8月初土壤含水量持续在13%14%,土壤出现干旱胁迫,调查时发现夏黑叶片开始出现枯黄脱落。

 

  夏黑葡萄4月初萌芽,5月初开花,此时期植株营养生长先于生殖生长开始,为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自萌芽后定期灌水,土壤体积含水量持续升高。5月初至6月上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浆果快速膨大,此时期为水分供应的重要时期。6月初夏黑葡萄开始转色,一般在转色前7 d左右开始控水,所以避雨模式下土壤水分会出现下降趋势。江淮地区最早从5月底或6月初开始进入梅雨季节,一致持续到7月上旬,此时期会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露地栽培时土壤含水量没有太大的变化。

 

 

 

  避雨栽培对夏黑葡萄萌芽、开花及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避雨栽培下,夏黑于42日萌芽,56日开花,而露地栽培萌芽期和开花期分别推迟5天和3天,避雨栽培时葡萄物候期略有提前。避雨栽培时夏黑葡萄新梢长度为118.7cm,摘心前节间长度为14.8cm,摘心前节间粗为10.2mm,分别比露地低了10.5%10.8%14.5%;摘心后节间长度和粗度虽然低于露地下,但两者差异不大。结合图1和表1的数据分析可知水分对葡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露地栽培下水分来源除灌溉外,还存在降雨,水分较避雨时充足,葡萄植株生长量大。

 

  一般来说,植物叶片表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能够提高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的多少能反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力的强弱,高叶绿素含量可以保证营养的储备,防止胁迫条件下叶片出现早衰。表1所示露地栽培时叶面积(378.04cm2)比避雨时(3 3 5 . 3 9 cm2)增加12.72%,有研究表明避雨下葡萄叶片会略增大,本研究显示避雨比露地叶面积小,可能与后期水分失调有关。

 

  如图2所示,供试夏黑露地栽培时总叶绿素含量(2.23mg/g)比避雨栽培时(2.11mg/g)高出5.69%,露地栽培时叶绿素a的含量为1.66mg/g、叶绿素 b含量为0.57mg/g,分别比避雨时高出4.40%9.62%。调查时还发现避雨栽培时叶片颜色比露地淡,这可能与叶绿素含量低有关。

 

   3.2 露地栽培下不同水分处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灌水处理对新梢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灌1次水的夏黑处理,新梢长度为129.8cm、新梢节间长度为13.6cm、新梢粗度为11.68mm,分别比对照高出6.75%1.49%4.80%。灌2次水的夏黑处理,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分别比对照高出16.20%17.16%13.27%。灌3次水的夏黑处理,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分别比对照高出16.28%17.91%13.36%。由此可以看出,灌2次水和灌3次水的夏黑生长量增加明显,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夏黑的新梢生长量有所增加,但灌2次水和灌3次水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灌2次水和灌3次水处理时葡萄正处于快速生长前期,而此时水分是影响植株生长的重要因素,充足的水分能促进枝条和叶片生长,有利于营养供应。

 

  此外,不同的灌水处理对叶片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灌1次水的夏黑处理,叶片百叶鲜重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出1.13%0.68%。灌2次水的夏黑处理,叶片百叶鲜重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出25.89%5.18%。灌3次水的夏黑处理,叶片百叶鲜重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出25.89%7.60%。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夏黑的叶片生长量也有所增加,不同的灌水处理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还是灌3次水处理的夏黑叶片百叶鲜重和叶面积最大。

 

  3.3 避雨栽培下不同水分处理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处理间也存在差异。不覆膜、定期灌水的夏黑处理,新梢长度为120.0cm、新梢节间长度为14.5cm、新梢粗度为12.78mm,分别比对照高出19.52%12.40%26.04%。覆膜、灌2次水的夏黑处理,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分别比对照高出11.56%3.88%14.89%。覆膜、灌3次水的夏黑处理,新梢长度、新梢节间长度和新梢粗度分别比对照高出19.62%13.18%25.84%。由此可以看出,不覆膜、不灌水的生长量最小。与对照相比,其他处理的夏黑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不覆膜、定期灌水和覆膜、灌3次水的新梢生长量基本一致,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不同的处理对叶片的生长也存在影响。与对照相比,不覆膜、定期灌水的夏黑处理,叶片百叶鲜重(1378.85g)和叶面积(450.22cm2)分别比对照高出31.00%12.93%。覆膜、灌2次水的夏黑处理,叶片百叶鲜重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出11.11%3.18%。覆膜、灌3次水的夏黑处理,叶片百叶鲜重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高出31.00%12.00%

 

  4 小结与讨论

 

  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对夏黑物候期、生长量、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都有影响。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后,露地栽培下土壤水分充足,对葡萄前期的生长有利,同时受降雨影响,水分调控较难操作。避雨与露地栽培下,土壤水分的变化对夏黑葡萄物候期及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避雨栽培下葡萄萌芽和开花分别比露地提前5天和3天。露地栽培下水分来源除灌溉外,还存在降雨,水分较避雨时充足,所以葡萄植株长量大,且避雨栽培时叶面积比露地减少。此外,避雨栽培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比露地略低,且叶片颜色比露地淡,说明水分充足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高,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出现胁迫时两者的含量又会出现下降。与对照相比,不同灌水处理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为灌3次水处理的夏黑葡萄生长量>灌2次水处理的生长量>灌1次水处理的生长量>不灌水处理的生长量,试验表明葡萄生长期叶片和新梢总生长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伍国红等在无核白葡萄上的研究结果一致;且灌2次水处理的生长量和灌3次水处理的生长量差异不大,这可能与后期降雨有关。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露地栽培下水分调控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