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5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新郁葡萄配套栽培技术 [2014/12/29 19:15:55] 来源: 作者:Admin



南疆综合试验站

 

 

  新郁葡萄是以红地球自然杂交后代(E42-6)为母本,里扎马特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在新疆鄯善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开花,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从萌芽至果实完全成熟大约需145d左右。新郁葡萄平均单粒重11.6g,果肉质地较脆、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9%,总酸含量0.33%~0.39%,果皮紫红色,外观好、果实品质极佳,植株生长势较强,抗白粉病性中等,适应性强。该品种缺点为部分果穗坐果率较高,容易致果穗过大、果粒着生紧密、不利于着色成熟。生产上应该注意采用控产、疏花整穗等措施来提高果实品质,目前栽培表现良好,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近两年栽培面积逐步扩大。为取得优质高效的栽培效果,现将新郁葡萄的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生产参考。

 

  1 建园及架式选择

 

  新郁葡萄适宜气候干燥、活动积温较高的地区栽培,具体气候条件为:10℃以上有效积温≥3300℃,年平均日较差≥11℃,无霜期140天以上, 年降水量300mm以下,但采前1月内降雨量不宜超过50mm, 年日照时数不少于2000h。土壤宜选择透气排水性能好的壤土如沙壤土、沙土,土层厚度80cm以上,土壤pH值低于8.0;总盐含量小于0.2%,园地的地下水位应在2m以下,有良好的灌水、排水设施。建园应选择在地势高、平坦,通风透光良好的地块。地势低洼,通风不好的地方,易出现病害,不宜建园。架式选择采用单斜面小棚架或水平棚架为宜。东西行向,株距0.8~1.5m,行距4~5m;定植前挖宽、深各1m的沟,表层30cm的熟土(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沟底填无病菌虫卵的杂草、树叶、作物秸杆或绿肥20cm,其上再覆腐熟有机肥与土(1:4混合拌匀),填入沟内40cm,其上覆熟土20cm,将定植沟填平距地面20cm后浇透水,平整之后定植。新郁葡萄以龙干或双龙干整形为主,留新梢从主干距地面80cm以上处留,单侧垂直间距为2025cm,每米枝段上有新梢810个为宜,结果枝组在主干两侧大约3040cm留一个枝组。使枝条在架面上分布均匀。

 

  2 抹芽与定枝条

 

  第一次主要抹掉明显的无用芽,如主蔓基部的芽,主芽两边的副芽。第二次在第一次抹芽后10天左右进行,主要抹掉上次多留的芽及后萌发芽和无用芽、位置不当的芽,对有利用价值的弱芽应尽量保留。在新梢花穗出现并能分辨出花穗大小时定枝,架面每平方米留枝量1015根,留果枝46根,营养枝:果枝=2:1为宜,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kg为宜。

 

  3 花穗果穗处理

 

  新郁葡萄果穗大,果粒大,不进行疏花疏果,会造成果穗过紧,着色不匀,成熟延迟。因此,需进行疏花疏果和果穗整形。花期至花后能看出果穗质量时,疏除双穗、副穗、歧肩及发育不良的果穗,成年树每株保留2030穗即可;果穗盛花后,掐掉1/41/5穗尖,花后果实长至绿豆大小时间隔疏除多余小穗或将果穗过长的副穗进行回缩,副穗上保留果粒57个为宜。对坐果仍紧密的果穗,可采用“隔二去一”的办法疏除小穗,即每隔2个小穗去掉一个小穗,使小穗平均间距为34cm为宜,共留610个小穗。果穗长度保持在1620cm,最长不得超过25cm。每穗留果5070粒,不超过80粒。每果枝留1穗果,在葡萄开花后1520天,一般生理性落果结束,此时根据计划的产量指标,计算出单株负载量,再根据单穗平均600800g,按树势强弱计算出单株预留的果穗数量。为保险起见可在此基础上增加1015%的果穗,将穗型不好,超载的果穗全部疏除,掐除卷须及过小的花穗。落花后,将挂在枝上或架上的果穗垂直顺下。

 

  4 果实套袋

 

  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和整齐度,在套袋前,要对所留的果穗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疏粒,按单穗5070粒,不超过80粒,取掉病虫果,畸形果、无核果和着生紧密的内膛果,疏后的果穗要果粒之间松紧适度,果穗大小基本一致。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具有防水、防虫、防病、效果好的纯白色葡萄专用涂蜡纸袋,其规格为360mm×260mm。在生理落果后即可开始套袋,也可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将阳面葡萄用枝叶“打伞”的方法保护葡萄不被日灼,至7月中旬再用袋将葡萄果穗套住。套前果穗上喷一遍防腐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霜霉病严重的年份可加入甲霜灵)以清除果粒上存留的危害果实的病原菌,喷后晾干立即套袋;或用多菌灵+抑快净或爱苗浸蘸果穗,等药液干后进行套袋。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4%农抗120水剂5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药后应及时套袋,中间间隔不要超过12小时。用退菌特、福镁双等药剂蘸穗,会留下药斑,影响颗粒外观。套袋前将果袋上部带铁线一端,在温水盆中浸一下,深度67cm,可使袋口柔软。套袋时,用指头将袋口张开,从果穗下部往上套。底部留有一定的空间,然后将袋口轻轻收拢,用果袋自带的铁线固定,手劲要适度,太松果袋容易被风吹落,太紧容易损伤果柄。套袋也可采用钉书机将果柄两端袋口钉紧的办法, 此方法与袋上扎丝相比具有增大果袋内空间, 通气孔易张开等优点, 可减少果实灼伤。应避开雨后及高温天气作业。果实采收前1015天将套袋下口打开,并适当转动果穗或摘除套袋,使之均匀着色,不可过早完全解除套袋。

 

  关于套袋需要注意:①扎紧袋口,防止风吹后开裂。 ②防止袋子顶上凹坑积水。 ③套袋前把袋子先撑起来,防止果粒紧贴果袋。④套袋前必须进行果穗整形,保证果穗大小均匀,没有过大果穗。

 

  5 肥水管理

 

  成龄葡萄园枝蔓出土后,结合浇水施入尿素或复合肥20~30kg/亩,以恢复树势、促进萌芽;花前、花后1015天结合浇水施磷酸二铵100~200g/株;谢花后3045天始为果实膨大期,此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及天气状况行进灌水,约10天灌水一次,在距植株0.30.8m处穴施或每亩沟施复合肥或尿素2030kg和过磷酸钙3040kg。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每隔15天一次,共喷施3次;葡萄进入果实着色期,灌水一次,亩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20~30kg,浅沟追草木灰每亩4050kg,结合喷0.3%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浸出液及35%过磷酸钙,每隔15天一次,共喷施2次。浆葡萄成熟前一个半月应严格控水,以利于浆果成熟,防止裂果和防止病害发生。果实采收后应尽早开沟施基肥,同时开沟深翻断根, 可诱发新根产生, 增加树体活力。在结果多、树势偏弱的情况下可施入部分速效性氮肥,以补充树体营养,增强后期叶片光合作用和恢复树势。采收后结合喷药喷施120.5%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在葡萄冬季休眠期每年施一次有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每株施用2040kg),磷肥50kg。挖一宽0.20.3m0.40.5m的条形沟,将基肥施入。缺磷的园地应补施有机磷肥。新建园或定植一年生园在距植株0.40.5m,定植第二年在距植株0.50.8m,定植第三年在距植株0.61.0m处,定植第四年后应距植株1.0m处开沟施肥,可采用隔年挖南面隔年挖北面轮流施肥。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使用退菌特和含硫制剂,以防止造成叶片过早老化和降低光合效率。葡萄落叶后埋土防寒前浇透水一次。

 

  6 休眠期修剪

 

  葡萄落叶后埋土前进行修剪。保持树形,剪除基部多余枝蔓,剪除距地面80cm以下的全部枝条,按2030cm距离留结果母枝,最好选留当年生长旺盛的营养枝,中、短梢混合修剪,剪截长度为35个芽,剪口粗度在0.81.1cm范围内。剪口与预留芽不能太近,防止剪口部抽干,影响留芽萌发,也可将上位芽破芽修剪。延长头按成熟部分顶端剪截,其余枝条全部疏除。优质结果母枝的选留标准:枝蔓充分成熟,枝体曲折延伸,节间较短,节部凸出粗大,芽眼高耸饱满,鳞片紧,枝横断面较圆,木质部发达,髓部小,组织致密,无病虫害。

 

  7 埋土防寒

 

  当气温达到0℃以下土壤开始结冻前进行埋土,土壤灌越冬水后晾210天,表层土壤干后再进行埋土防寒,以防土壤湿度过大,造成芽眼腐烂。从距根部1.5m外取土,以防伤根受冻。有20cm稳定积雪地区埋土厚度应在20cm以上,无稳定积雪地区需埋土厚度应在30cm以上。

 

  8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重点加强葡萄树体管理,改善园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葡萄的自身抗性,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与浓度,注重农业防治措施的施行,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并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严禁使用禁用农药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残枝病叶,树上的病枝、病叶、病果等。秋季清洁田园,清除杂物,刮除老树皮,深埋或烧毁。

 

  生长期主要是防治好白粉病,喷药可用科博、大生、杜邦福星进行防治。另可用托布津、速克灵、代森锰锌等防治灰霉病和霜霉病。以上药剂应注意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葡萄埋土前、开墩后各喷一次35°Be度的石硫合剂或200倍的五氯酚钠,以防治白粉病、霜霉病、毛毡病等病虫害。花前喷施一次半量式或等量式150180倍的波尔多液,以预防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生,如有病害蔓延,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0002500倍阿普隆。二星叶蝉为害可喷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50010000倍、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农家盼乳油(啶虫醚)15002000倍。最后一次用药距离果实采收必须达到安全间隔期,一般为1530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葡萄园有机营养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