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综合试验站
刘晓 陈建
6月至8月期间,四川、重庆等地一些葡萄园发生了多起葡萄穗梗枯死的情况,枯死部位主要位于小穗穗梗上面,以夏黑、巨峰等品种为主,该现象导致部分葡萄园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经过笔者实地察看和现场分析,认为引起葡萄果穗穗梗枯死的原因有多种,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各产区也应根据不同的发生原因,制定和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给葡萄生产带来进一步的损失。
1 穗梗枯死时间、进程及症状
葡萄小穗梗枯死现象大多发生在转色期前后,此时果粒转色并迅速膨大,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上升;此外,这个时间段四川重庆地区正式进入高温季节,雨季同时到来,天气总体表现是暴雨连连,气温上升到30℃以上。葡萄果穗一般只有部分小穗梗发生变化,小穗梗初始时呈现褐变,形成水浸状病斑,随后发黑,枯死,导致小穗下垂,果粒呈“水罐子”,将果粒摘下后轻轻挤压,可以见到水滴从果粒中缓缓滴出。小穗梗褐变或枯死的果粒不能转色,小穗最后失水干枯,果粒萎焉,导致葡萄穗型严重受损,失去商品价值。
2 穗梗枯死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田间调查了解的情况,穗梗枯死有多种原因,不同葡萄品种上均有发生,但以夏黑发生最为普遍,其次为巨峰,现对该现象诱发原因作如下分析:
(1)葡萄园淹水引起部分根系死亡,导致果穗发生自枯现象。在一个夏黑葡萄园,我们注意到地势低洼的几行葡萄植株穗梗枯死现象比较集中,相邻的植株则没有该现象。发生该现象时,前几天刚好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因此可以判定根系淹水,导致部分吸收根呼吸不畅和死亡,由此引发果穗发生了部分自枯,造成了生产上发生较严重的损失。
(2)除草剂过量使用,导致葡萄植株发生药害,引起穗梗部分枯死。在一个巨峰葡萄园,我们调查了解到近20亩的地块果穗全部发生了枯死现象,最后绝产,损失极为惨重;与之相邻的地块,则基本正常,不同点主要是夏梢仍然正常萌发,并且地表浅层根系浮土发生,没有死亡现象。深入了解进一步确认,该地块在葡萄转色期由于杂草相对较深,加大了除草剂(百草枯)使用浓度,喷药后马上注意到地表浅层根系大量死亡,随后夏梢杜绝萌发,说明树体根系吸收功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伤害。
加重除草剂药害的是该葡萄园采取了转色期环割技术措施,环割可以短期断绝根系获得地上部叶片制造的养分输送功能,促进果穗加快转色成熟,但是这也增强了本案对根系的伤害,因此最终导致果穗穗梗普遍褐变、发黑,果粒无法转色,最后全部干缩、萎焉,失去商品价值。
本案虽然是一个极端案例,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除草剂的危害越来越普遍,除草剂药害不仅危害当年的果穗发育,对第二年新梢萌发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新梢叶片往往成为畸形。
(3)果穗太大,产量太高,容易引起葡萄穗梗发生自枯。在成都地区部分夏黑葡萄园,我们注意到由于果穗太长太大,留果量也过多,进入转色期之后果穗迟迟不能转色,最后在部分小穗上发生自枯。
控制产量,提升品质,一直是业界追求的目标。过于高产,容易造成葡萄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发育失去平衡,而根系发育不良则必然引起地上部分器官发育不良,作为相对敏感的葡萄果穗,最容易受到伤害;此外,过于高产,也容易造成缺素症的发生,我们通过这些年来对葡萄叶片营养元素的跟踪检测试验,已经注意到产区相当多的葡萄园都存在这种或那种营养元素缺乏的情况。一些关键营养元素,如钙、镁、磷、钾等元素的缺乏,必然发生果穗发育不良,影响果穗发育进程的情况。
(4)前期病害引起穗梗发育不良,导致后期穗梗部分枯死。随着避雨大棚的普及推广,一些原来不重要或基本不发生的病害越来越严重,比如大棚内的白粉病,该病害在成都、重庆地区葡萄园有日趋严重发生的趋势。白粉病的预防,一定要提早进行,也就是说在生理落果之后就应该立即喷药进行防治。在四川地区,我们注意到白粉病、穗轴褐枯病等虽然在幼果期也可以在发生侵染危害后用药进行治疗和遏制,但是感染果穗之后,对穗梗造成的伤害往往难以挽回,对穗梗正常发育及其输导功能的发挥损害较大,后期很容易发生穗梗枯死、果粒萎焉的情况。
(5)延迟采收期过长,容易发生穗梗提前衰老死亡情况。在四川一些都市观光采摘园,习惯于在葡萄成熟之后市场行情又不太好的情况下,采取留树保鲜,延迟采收,由此提升葡萄园种植经营综合效益的做法。但是,这种方式不太适宜于所有葡萄品种,特别是如夏黑、巨峰等早、中熟品种,因为这些品种一般都在高温季节期间成熟,夏黑甚至成熟之后要度过整个高温暑期,果穗容易发生穗梗提前进入呼吸跃变,提前衰老的情况。
2014年夏黑葡萄成熟前发生了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段,导致今年四川产区夏黑普遍出现推迟成熟,成熟期与巨峰等中熟品种同步的现象,因此部分农户和业主选择了延迟夏黑的采收上市的策略,甚至延迟到9月初还没有采收销售,因此发生了较严重的穗梗枯死,果粒干缩萎焉的情况。
3 预防葡萄穗梗枯死现象发生的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并根据我们调查了解和掌握具体情况,提出预防葡萄穗梗枯死现象发生的技术措施如下:
(1)避免在地势低洼处建园,并采取起垄栽培、限根栽培等措施,或者改善葡萄园排水功能,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发生淹水和根系死亡的情况;
(2)减少或禁止在葡萄园使用除草剂,通过避雨栽培、地膜覆盖、人工除草等措施减轻杂草危害;
(3)采取严格控产的栽培技术,并随时根据果穗发育状况剪除过多果穗,确保果穗发育正常,商品价值高;
(4)定期检测植株叶片营养元素成分含量,采取测叶配方施肥技术,确保葡萄园不出现严重的缺素症情况;
(5)采取葡萄园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技术,避免果穗前期感染白粉病、穗轴褐枯病等,确保果梗发育健康、完整;
(6)适时采收,不在葡萄早中熟品种上采用留树保鲜的技术,避免果穗发生由于高温引起穗梗提前衰老、干枯和死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