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综合试验站
宋润刚 刘迎雪 艾军 李晓红 杨义明 沈育杰
山葡萄(Vitis amruensis Rupr.)用于工业化酿酒已有近60年的历史,人工家植易栽培管理,产量和效益高,目前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已形成地方品牌产业 。雪兰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2012年3月审定的酿造干红葡萄酒新品种。该品种抗寒、抗病、穗粒大、果实含总酸低、产量高,用其果实酿造的干红山葡萄酒为宝石红色、果香浓郁、具北方浆果蜜香和山野花香气、平衡醇和、具山葡萄酒典型风格。为大面积生产推广该品种、确定硬枝嫁接适宜的抗寒砧木,我们2013年进行了硬枝嫁接抗寒砧木筛选试验。本研究试图筛选出雪兰红硬枝扦插适宜的砧木,为生产中加快繁殖雪兰红苗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3年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山葡萄试验场进行。
1.2 材料
以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条做接穗,抗寒砧木品种公酿一号、贝达葡萄、纯系山葡萄左山一和双红品种的一年生充分成熟的枝条做砧木,粗度均在0.4~0.6cm。
1.3 方法
采用硬枝劈接,雪兰红接穗在芽下1cm处削成平滑双斜面,斜面长度3.5~4.0cm,砧木长度13.0cm,上端剪口正中部向下直切深4.0~4.5cm,将接穗插入,用1cm宽塑料条缠紧嫁接口。雪兰红一年生枝条在上端选留1个饱满芽,芽上1cm处平剪,下端斜剪,插条长度为16cm(做对照)。雪兰红嫁接条和自根插条分别用150mg/L萘乙酸浸泡基部5cm处理6小时、公酿一号嫁接条处理12小时、左山一和双红嫁接条处理24个小时。2013于4月9日扦插装有洁净河沙的回龙火炕上,26~28℃催根57d后,催根幼苗于6月上旬移栽到苗圃地,10月下旬苗木出圃。催根期间和苗圃地的田间管理均采用常规育苗技术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硬枝嫁接生根率
雪兰红与公酿一号、双红和左山一嫁接,生根率分别低于(CK)29.7%、46.7%和48.9%,根系条数低于(CK)0.9条、1.8条和1.1条。根鲜重低于(CK)1.2g、2.1g和0.5g。根长5以上低于(CK)52.8%、48.5%和32.6%。雪兰红与贝达嫁接生根率平均67.2%、比(CK)低3.1%,催根幼苗根系条数和根鲜重分别高于(CK)1.2条和2.3g,根长5cm以上达100%。(表1)。
2.2 崔根幼苗移栽苗圃地成活率、成苗率和出圃苗木质量
雪兰红与公酿一号嫁接,炕床崔根幼苗移栽苗圃地成活率平均90.1%,高于(CK)0.3%,出圃成苗率低于(CK)23.3%,出圃苗木生长高度、苗蔓成熟高度和粗度低于(CK)6.2cm、13.1cm、0.03cm,根系条数高于(CK)1.5条。雪兰红与左山一和双红嫁接,炕床催根幼苗表现为“假活”,移栽苗圃地22~27d,苗蔓出现萎蔫全部死亡。雪兰红与贝达葡萄嫁接崔根幼苗,移栽苗圃地成活率95.2%、高于(CK)5.4%。成苗率高于(CK)5.8%,出圃苗木生长高度、苗蔓成熟高度、粗度和根系条数分别高于(CK)40.7cm、17.3cm、0.05cm和3.0条(表2)。
3 结论
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新品种雪兰红做接穗、双红左山一做砧木硬枝劈接,嫁接口分泌粘液较少,砧穗不能相互封包,催根幼苗表现为“假活”,移栽苗圃地幼苗新梢出现萎蔫(刮风嫁接口松动)全部死亡,不能育成苗木。雪兰红与公酿一号嫁接,砧穗亲和力差、导致生根和率成苗率低,与贝达葡萄嫁接做表现有良好的亲和性,上床加温催根砧穗愈合早,表现生根率和成苗率高,出圃的苗木质量好。通过试验筛选出雪兰红硬枝嫁接的适宜砧木为贝达葡萄1年生充分成熟的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