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2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甘肃天水山地巨峰葡萄花果管理关键技术 [2014/12/4 17:50:42] 来源: 作者:Admin


兰州综合试验站

王玉安 郝燕 杨瑞 张坤

 

 

  1 产地基本情况

 

  天水是甘肃鲜食葡萄主产区之一,主栽品种为巨峰。葡萄园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域,为全国面积较大的山地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下曲”葡萄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葡萄也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天水葡萄基地主要分布在麦积区,属于渭河流域温暖半湿润区,产地平均海拔1200m,年平均气温11.4℃,无霜期211d,年平均降雨量515mm(其中70%的降雨量集中在7-9月份)、蒸发量1451.7mm

 

  葡萄架形主要为篱壁架,株行距0.7m×1.8m,土壤为黄绵土,葡萄生长靠自然降水。

 

  2 产地主要问题

 

  近年来,主要由于降雨减少及季节性分布不均,天水山地巨峰葡萄栽培中出现了座果不良、大小粒明显、采前裂果严重等,成为制约当地葡萄产业健康高效发展、果农持续稳定增收的主要问题。为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从2010年开始,从花果管理这一重要技术环节入手,重点从整穗、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及处理、套袋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示范园收入平均达到0.81.0万元/亩,较对照增收0.40.6万元/亩。现将栽培管理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全国同类产区参考应用。

 

  3 花果管理关键技术

 

  (1)疏穗和整穗

 

  从花穗显露期开始,按照“单枝单穗”进行疏穗,每株留812穗,单株产量控制在45kg,亩产量控制在15002000kg;从花序分离到开花前进行整穗,去掉花穗基部810个分支,保留穗尖45cm,大约70个花蕾。

 

  (2)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选择陕西杨凌普得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快丰”牌氨基酸水溶肥12号进行浸穗处理。第一次处理在盛花后进行,用0.004% 1号水溶肥;距离第一次处理后812d进行第二次处理,用0.007% 2号水溶肥。

 

  每次浸穗时必须保持穗轴垂直,以免造成穗轴变形生长;浸穗12s后在容器边抖净溶液,以免果粒因持药量不同造成生长不匀;浸穗选择晴天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之后,阴天全天使用,雨天不能使用;每次浸穗后必须人工灌水1015kg/株;采用两次浸穗处理后,不能再使用乙烯利和其他催熟、催红、增色等药品,以免造成裂果或降低品质。

 

  (3)套袋

 

  第二次浸穗后一周进行套袋,选择白色葡萄专用纸袋,规格在30cm×20cm以上。套袋前全园喷广普性杀菌剂一次,重点喷果穗,喷药均匀周到。

 



  4 花果管理配套技术

 

  采用本项花果管理技术,要求树龄4年以上,生长健壮、树势强,13年幼树或弱树不能使用;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为21;留叶量要足,结果枝一般留12片叶摘心,营养枝留10片叶摘心;结果枝夏剪时去掉所有副稍,营养枝保留顶端12个夏芽副稍,对选留的副稍留12叶反复摘心到果实着色;发芽后到开花前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坐果后以钾肥为主,氮磷肥配合。采果后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