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刘三军 周增强 陈锦永 宋银花 章鹏
通过引进适合大棚篱架式避雨促成栽培、联体大棚平架式避雨促成栽培和普通竹棚避雨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做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成熟期提前,销售期延长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促成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温度控制
大棚覆膜应在葡萄自然休眠结束时扣棚,一般年份在1月下旬进行,大棚促成栽培封棚后葡萄一般在20~30d萌芽。对于休眠不足而造成萌芽不整齐、萌芽率低的,可采用破眠剂打破休眠,可在12月下旬到翌年1月中旬用20%石灰氮或芽灵来处理枝条,解除休眠,使葡萄提早萌芽8~16d,萌芽率提高25%。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其活动积温也不同(见表1)。倒春寒对葡萄生长有致命的影响,会导致葡萄萌芽萎缩、花絮退化,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主要采用双膜覆盖技术和无纺布应用技术,解决保温隔离的作用。在萌芽至开花期棚内日温控制在25~30℃,夜温控制在18~28℃。超过30℃时,要在背风一边撩起边膜进行通风换气,可在棚内挂好温度计进行人工控温,经常注意棚内温度变化,当下午温度降至28~30℃时,及时关闭大棚,保持夜间温度,严格遵守上午开棚、下午关棚的原则。葡萄不同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发芽期白天在20~25℃,夜间在10~15℃;开花期白天温度28℃左右,夜间18℃。需注意的是早春温度并非越高越好,过快发育有可能导致花絮退化。5月上旬当夜间最低气温稳定超过10℃以上时,可完全揭去边膜,保留顶膜,转成避雨栽培。如温度过高,会导致生长过旺、花絮拉长。
2 湿度控制
即早春实施保温促成栽培,随后转换成避雨栽培,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在覆膜后,要避免高温干燥,在上午或下午(避中午棚内高温)浇灌一次透水。以早上棚内有雾为标准,如棚内无雾,说明棚内缺水,一定要补足水分,以提高萌发率与整齐度。覆膜后,要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70%~80%。新梢长成20 cm 左右时,棚内湿度应降到60%左右,有利于葡萄开花结实和减少病害发生。幼果膨大期土壤湿度要保持在70%~80%,土壤湿度在50%左右时要覆盖地膜(用反光膜)。在需要补水时,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滴管打水,使土壤保温增温,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3 光照调节
葡萄是喜光植物,在葡萄平棚架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中,大棚的顶膜每年需更换新的无滴膜,以增强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在葡萄架下应用反光膜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反光膜上部为银灰色,可确保棚内温、湿度,在反射光的作用下,架下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和果实的着色率提高,下部为黑色,抵制了杂草的生长,节约了除草成本。
4 节水滴灌技术
大棚内葡萄在萌芽后,生长期内干旱时,要适量灌水。采用节水滴灌技术,随水施肥,解决了灌水施肥不均匀的难题,是省工省时和效果最佳的灌水方法。采用滴灌后每667m2可节约用水200m3,按0.17元/m3计,可节约成本34 元/667m2。坐果后,结合使用膨大肥浇灌一次大水,促进幼果生长。在果实生长期,间隔10~15 d灌小水或中水,保持土壤10cm以下土层湿润;在果实软化期、第2生长高峰来临时,再灌一次水,保证果粒增大;采收前20d左右,适量灌水,防止裂果。
5 平衡施肥技术
根据葡萄的生长特性和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秋施基肥。
在离根4 0 cm 处进行开沟条施,沟深40cm、宽40cm,每667m2 施腐熟有机肥3000kg、磷肥100kg,分层条施。
(2)随水滴灌施肥(膨大肥)。
在坐果后应施膨大肥,每667m2施硫酸复合肥40kg 加硫酸钾15kg,随后灌透一次大水,促进幼果生长。
(3)在葡萄着色前每667m2追施硫酸钾15~20kg。
(4)叶面施肥。在坐果前喷宝力丰1号,坐果后喷宝力丰2号,使植株生长健壮,植株叶片增厚、变绿,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果实的生长能力。
6 病虫害防治技术
主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促成栽培主要采取喷施石硫合剂进行消毒后封棚,之后采用涂刷芽灵,在树体生长发育时期,进行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消毒防治,以预防为主,抑制病害发生。具体防治办法:
(1)休眠期(12月~翌年2月上旬),主要防治越冬病原菌、虫卵。修剪结束后,对树杆、水泥柱及地面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主干老蔓剥皮后用石硫合剂与石灰调成糊状后全部洗刷。
(2)萌芽露绿期(2月上旬~3月初),主要防治越冬病虫。开展春季清园,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细致全园喷施,应严格掌握在芽已膨大、出现绒球但未见叶时喷施,展叶后不能喷施石硫合剂,这对防治黑痘病很关键;初露幼叶时,用霉能灵800倍液进一步杀菌。
(3)展叶期~新梢生长期(3月中旬~4月中旬),主要防治黑痘病和灰霉病。可喷科博或喷克500~600 倍液、隔7~8d喷1次必备、福星,在花穗分离时,用宝利安或速克灵;花前喷药时可加宝力丰1号。
(4)开花期(4月中旬~5月下旬),主要防治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透翅蛾。见花喷施喷克500~600倍液+施佳乐1000 倍液+锐劲特1500倍液。要求将花穗喷透;收花时喷施喷克500~600倍液加世高1500倍;喷药时可加入宝力丰2 号300 倍液。
(5)果实成熟期(6月上旬~9月下旬),主要防治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金龟子。可用喷克、科博、必备、甲霜灵锰锌、歼灭轮流使用,果实套袋前喷施世高2000倍液+施保功1000倍液+歼灭2500倍液,喷药时可加入宝力丰2号300倍液,并注意重点喷布果穗,均匀细致,药剂干后迅速套袋。
7 套袋技术
一般选择葡萄坐果后15~20d后进行套袋,即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经疏粒、整穗后立即套袋。套袋前喷足喷匀1次杀虫杀菌剂,等药液干后及时套袋,可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由于葡萄套袋时正在6月高温季节,套袋应在每天早晨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进行,防止中午高温灼烧果子,套袋后10d检查1遍,如发现破损袋,应及时更换。在套袋后每667m2施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20kg,并保持土壤持水量在50%左右,促进果实生长。葡萄品种多,成熟期很不一致,在生产中应据品种的成熟期适期脱袋。一般以在采前10d左右脱袋为宜,脱袋时应避开高温天气,防止灼烧伤果粒。一些晚熟的品种,如“魏可”、“白罗莎里奥”、“美人指”,不适宜套袋,因为它们的成熟期较长,容易造成药力失效,果实腐烂。因此,如需对晚熟的品种实行套袋,应适时脱袋。通过套袋,既减少了1/3 的农药使用量,又防治了葡萄生害虫,还防止农药喷洒在葡萄上,避免了葡萄中残留有农药,增强了葡萄果实的食用安全性,另外,还具有可使葡萄成熟颜色均匀一致、成熟快、糖度增加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