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18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生理裂果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14/11/4 13:50:43] 来源: 作者:Admin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孙聪伟 陈展 杨丽丽 魏建国 宣立锋 褚凤杰

 

  葡萄生理裂果是果实水分剧烈变化的结果,葡萄果实在较长时间的缺水条件下,生长后期突遇大雨或者浇大水,果实水势降低,组织抗压力减小,果实通过根系或果皮吸收大量水分,膨胀超过细胞最大张力,发生裂果。生产中葡萄裂果一般出现在土壤板结,排水差的土壤中。硬核期停止生长,或停止时间较长而以突然进入迅速生长的裂果较重。

 

  1.防治葡萄生理裂果,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保持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

 

  葡萄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干旱,进入着色期后突降大雨或大水漫灌,土壤含水量大增。为防止因土壤水分骤增引起的裂果,应减小不同时期土壤干湿差,保证在果实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衡供水。

 

  (2)合理施肥。生产上往往前期施肥量不足,后期为提高产量,大量施用氮肥,使二次膨大过度,造成裂果。

 

  (3)增强果皮厚度。果皮厚度影响裂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裂果减少。

  

  (4)合理调节负载量。留果穗过多,一方面致使果皮变薄,另一方面造成果粒互相挤压,易于裂果。

 

  (5)适时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葡萄果实的无核化和膨大、早熟效果均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实现,但过量、过早的使用调节剂常引起果粒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异常,尤其是单一的乙烯利,引起果实早衰,从而导致裂果。生理裂果的发生与降雨、土壤湿度、果实产量等多因素有关。

 

  2.防治葡萄生理裂果,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设施栽培。避雨设施不仅控制根系吸收过多水分,也避免了叶、果吸收过多水分,因而有效降低葡萄裂果发生。前人试验表明,在避雨栽培和大棚栽培条件下,葡萄裂果率从20%-60%降至1%-3%,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2)科学施肥。葡萄生长要重视基肥施用。前期需要较多的氮素供应,幼果期对磷、钾肥的需求量很大,果实生长后期应多施钾肥,避免施单一的氮素肥料或含氮量高的肥料。同时,钙、硼等中微量元素也能加强果皮的延展性,减轻裂果,可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进行。

 

  (3)及时供水和排水。天气干旱时,浇小水,勤浇水,落花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为宜,着色前防止土壤干旱。成熟前遇雨要及时排水,也可以在葡萄近成熟时,行间覆地膜,既可防旱,又可排涝,还可防止病菌滋生。

 

  (4)合理留果。保持叶果比为15-20:1,避免叶片过少,增强叶片调节水分的能力。健壮枝蔓留2穗果,中庸枝蔓留1穗果,长势弱的枝蔓不留果穗。及时除去副穗,果粒生长紧密的品种,要花前整穗,当果粒长至黄豆大小时疏果,使果穗大小适中。

 

  (5)适时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乙烯利、脱落酸催熟剂时,适宜浓度乙烯利为500mg/kg,脱落酸为100mg/kg,必须在果粒有5%-10%着色时使用。

 

  (6)土壤补钙。树体缺钙制约果皮发育,造成后期裂果。对于缺钙的土壤,施入钙肥,如硝酸钙。

 

  (7)喷布稀土元素。喷布稀土元素一方面控制了果实发育急剧变化,使果实发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果皮厚度,与减少裂果率有一定关系。

 

  (8)预防自然灾害:幼果期遇大风、高温天气也会导致裂果。在大风、高温天气来临前灌水或喷水都可达到降温的目的,减少裂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