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综合试验站
钱亚明
在江苏省及周边省份,葡萄果实套袋后正值梅雨季节,此时的多雨高湿和高温气候为一些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了解这一阶段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可为葡萄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1.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
露地栽培的葡萄园,除了由于排水不畅、水肥管理不当引起的裂果、气灼等生理性病害外,还存在葡萄霜霉病、炭疽病、溃疡病、酸腐病等侵染性病害和叶蝉、金龟子等害虫的为害。避雨栽培的葡萄园,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的为害较轻,但不能忽视气灼、日灼、白粉病、粉蚧、红蜘蛛等对葡萄的为害。与此同时,由于有的葡萄种植园区物种多样性丧失,有可能暴发新兴病虫害。葡萄果实套袋后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
2.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
(1)关注环境变化,加强田间监测。
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环境和生态小环境密不可分,如多雨高湿的气候可能导致炭疽病发生严重,忽干忽湿的田间管理可能会导致白粉病的暴发,过分干燥的生态小环境又可能导致红蜘蛛大暴发等,因此,需加强对天气气候变化和葡萄生态小环境的关注。另外,在加强环境变化监管的同时,应加强对葡萄植株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监测和预报,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轻病虫等对葡萄的为害。
(2)采取科学的化学药剂防治,确保把病虫为害降到最低。对露地栽培葡萄的病虫害防控,应按照国家病虫害综合防治岗位针对江苏葡萄产区制定的《江苏省露地栽培巨峰系峰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套袋结束后,由于果穗整形、果实处理、套袋等栽培管理较多,造成树体的伤口也较多,因此,建议套袋结束后立即使用一次杀菌剂,防控霜霉病和保护伤口,一般情况下,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37%苯醚甲环2000倍液或30%万保露600倍液等。
二是葡萄转色期,在防控霜霉病等的基础上,注意防控果实的炭疽病和酸腐病,一般在5%~10%果粒开始上色或果粒开始软化时用药,可选择80%必备600倍液加10%联苯菊酯3000倍液进行预防,或使用40%氟硅唑4000~6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2000倍液等进行适当治疗。
三是摘袋采收前7-10天,可使用一次药剂,一般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或25%保倍悬浮剂10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等。
对避雨葡萄来说,除了做好预防措施外,若发现有白粉病发生,可采用15%三唑酮1000倍液或12.5%腈菌唑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3000倍液等对叶片正反面、果穗等进行全面周到细致喷雾;如发现有红蜘蛛发生,可添加20%甲氰菊酯1500倍液或25%三唑锡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摘袋后直到采收结束,原则上不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若摘袋后必须使用农药的,要注意农药产品的使用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