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0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2014/11/4 12:04:11] 来源: 作者:Admin



病害防控岗位

李兴红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果树。据FAO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近1000万亩,总产量843万吨。

 

  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是我国葡萄上重要的两种叶部病害,也是两大重要的世界性葡萄病害,葡萄霜霉病起源于美洲,1836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865年前后传到法国,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影响欧洲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1899年最早记载有此病的发生。葡萄霜霉病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葡萄产区均有发生,雨水较多的地区和年份发病严重。葡萄霜霉病除危害叶片外,也可危害果穗,严重的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树势及第二年的结果;近年来葡萄霜霉病对果穗的危害日益加重。据统计,葡萄霜霉病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年份达50%以上。


  葡萄白粉病起源于北美洲,遍布于世界各葡萄产区。葡萄白粉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生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生普遍,几乎所有葡萄种植区都有发生,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栽培的葡萄都会受到葡萄白粉病的危害。葡萄白粉病为害葡萄的叶、果实、新枝蔓等,发生严重时,造成叶片卷缩枯萎,早期脱落,病粒变硬脱落,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

 

  1.我国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1)防治关键期措施不到位,造成防治失败初侵染期是葡萄霜霉病防治的关键期;通常是5月份左右,当葡萄萌芽后,早春遇有阴雨,满足了葡萄霜霉病菌萌发侵染的条件,此时应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控制初侵染,减少田间菌量的积累和延缓发病。在生产中,因病害初发期,农民往往不重视,也有的是错误用药,采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也会导致错过病害防治的最佳时期,使后期病害难以控制。

 

  (2)果实收获后,忽视病害的控制果实收获后,有些果园放弃葡萄霜霉病的控制,造成提前落叶,结果导致树势减弱,植株的抗逆性差,容易遭受冻害、枝干病害的危害,同时也会增加田间菌量的积累加重来年霜霉病的发生。

 

  (3)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不注重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多依靠经验甚至盲目用药,用药次数过多、使用药剂不准确等现象,导致了生产成本增加、果实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受到威胁、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对葡萄霜霉病进行精确的预测预报,在预报的基础上进行精准用药在当前极为需要。

 

  2.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葡萄霜霉病

 

  ①种苗消毒:种苗严禁带病;通过种条、种苗的消毒,清除种苗携带的病原菌。

 

  ②生态控制: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可有效的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选择合理架势(如“厂”字

型、Y型架势等),加强营养和水分调控;合理叶幕,保证通风透光性良好;夏季控制副梢量;通过栽培措施达到优化葡萄生长环境,也可起到防抗病的作用;休眠期的清园措施等改休眠期的清园措施,搞好田间卫生,秋季或冬季修剪后,把枯枝、修剪下的枝条、烂叶、落叶收集到一起,发酵堆肥等,早春地面喷施铲除剂可起到消灭出侵染来源的作用,减轻病害的发生。

 

  ③化学防治:

 

  施用保护性药剂,防控葡萄霜霉病,兼治葡萄白粉病和毛毡病:在葡萄萌芽期喷施一次石硫合剂;花前、花后各用一次铜制剂或代森锰锌,常用的铜制剂有:80%水胆矾(波尔多液)WP 600800倍液、3 0%王铜(氧氯化铜)8001000倍液、葡萄收获后埋土前喷施一次石硫合剂。

 

  监测病害,利用治疗剂进行病害控制:另外根据田间病害发生和气象条件调整用药,葡萄幼果期若雨水多,田间出现霜霉病时,要根据病情及气象条件,增施3-5次治疗剂。可选用药剂如下:25%精甲霜灵2500倍液、25%嘧菌酯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兼治白粉、霜霉病)、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600600倍和50%烯酰吗啉1000倍液;也可选用治疗剂与铜制剂交替应用。

 

  ④病害药剂防治应注意的问题:

 

  防治关键期:初侵染期是葡萄霜霉病防治的关键期;在北方地区通常是5月份左右,当葡萄萌芽后,早春遇有阴雨,满足了葡萄霜霉病菌萌发侵染的条件,此时应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控制初侵染,减少田间菌量的积累和延缓发病。

 

  注意雨后用药,在霜霉病流行季节,病害高峰的出现与雨水密切,雨后及时喷药。喷药时应注意重点喷叶背,均匀周到。

 

  (2)葡萄白粉病

 

  目前葡萄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是药剂防治,也可采用抗病品种。

 

  ①抗病品种的利用

 

  品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分化,欧美种较欧亚种抗病,因此,有条件的话,可考虑利用抗病品种。

 

  ②药剂防治

 

  药剂种类:

 

  防治白粉病的药剂有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化学药剂包括保护剂和治疗剂两类,保护剂有硫制剂、

铜制剂等;治疗剂主要有三唑类(如苯醚甲环唑、晴菌唑戊唑醇、氟菌唑等)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等);对白粉病控制较好的生物制剂有寡雄腐霉、武夷菌素、宁南霉素和芽孢杆菌等。

 

  药剂防治注意的问题:喷药时间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用药;保护剂和治疗剂交替使用,一是减少抗药性产生,二是避免药害问题,三唑类药剂和硫制剂容易产生药害,石硫合剂污染幼果较重,用药时间要避开高温和幼果期。喷药要周到均匀,果实、叶面、枝梢等幼嫩绿色部分都要均匀着药。另外保护地栽培也可采用药剂熏蒸,可以铲除环境中的病原。

 

  北方埋土前和萌芽期;南方在葡萄休眠期;喷施石硫合剂,可起到铲除病原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