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岳综合试验站
赵文东团队
大粒、无核仍然是世界鲜食葡萄的主要发展方向,近些年国内育种机构相继育出了一些优良无核葡萄新品种,丰富了品种结构,但早熟、大粒、红色无核品种仍相对缺乏。为此辽宁果树科学研究所自1997年开始以培育早、中熟、无核、优质、抗病为育种目标,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选育出了早熟无核红色系葡萄新品种岳红无核。
1 选育经过
岳红无核原编号为99-4-1,是红地球×无核白鸡心杂交后代。1999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以红地球为母本,无核白鸡心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共做15个花序,获得种子1324粒,2000年播种,获得实生苗253株,2001年定植于杂种实生苗圃。2002年首次开花结果,
经过3年的连续观察、测定,2005 年确定为初选优系,以贝达做砧木嫁接,进入复选圃,同年转接到日光温室内,经过复选观察鉴定, 2008年被确定为决选优系并开展生产试栽,栽培性状稳定,2013年5 月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定名为岳红无核。
2 主要性状
(1)果实经济性状

岳红无核果穗圆锥形,整齐, 大小适中,长、宽分别为20.0cm和12.0cm,平均穗重523g(表1),最大650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大小均匀,果粒为椭圆形,果粒大,纵径2.3cm,横径2.0cm,单粒重5.0g,
大粒重8.0g。果皮紫红色,中等厚,果粉中多,果皮与果肉不易分离,可食。果肉硬脆,汁液较多, 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3%, 可滴定酸含量0.49%,品质上。偶有残存种核。果刷拉力强,果实成熟后不脱粒,耐贮运。
(2)植物学特征
岳红无核属欧亚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嫩梢绿色,略带条状红晕,有稀疏白色绒毛。幼叶微红色,上、下表面着生白色绒毛;成龄叶片心脏形,较大,中等厚,5 裂,裂刻较深;叶面平展,上下表面均光滑无毛,叶柄洼闭合椭圆形;叶柄中等长,紫红色,无绒毛。卷须长而细,间歇着生。第一花序多着生于第4~5节上,花为两性花。一年生成熟枝条红褐色。
(3)生长结果习性
芽眼萌发率5 8 . 1%,
结果枝占芽眼萌发总数72.2%,结果系数1.4;夏芽副梢结实力强。定植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平均株产1.57kg,每666.7m2产量654.5kg,
第三年平均株产3.1kg,每666.7m2 产量1466.53kg,第四年进入盛果期,每666.7m2产量1700kg以上。
(4)物候期
岳红无核在熊岳地区露地栽培,4月末萌芽,6月初始花,7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上中旬浆果充分成熟,从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约需110~115d,属早熟葡萄品种。温室栽培条件下,12月上旬开始升温,5月中旬果实成熟。
(5)抗逆性与栽培适应性
在我国北方地区,葡萄的主要病害为葡萄霜霉病和白腐病,根据多年田间调查,岳红无核抗霜霉病和白腐病能力与无核白鸡心相近,
明显好于母本红地球,田间正常防治,基本无明显病害发生,因此我们认为其抗病性中等。岳红无核适应性较强,在辽宁北镇、瓦房店、桓仁、苏家屯均表现早果、丰产、早熟、品质优良。
3 栽培技术要点
(1)架式与整形修剪
岳红无核树势较强, 一般采用小棚架, 龙干整枝。建议采用贝达砧木苗, 株行距0.8~2.0m×4~5m。幼树期注意扩蔓,以整形为主。栽后选1~2个新梢延长生长,每伸长30~40cm引缚一次,延长梢长到2m左右时摘心, 落叶后视成熟长度剪留成熟部分的2/3,约1.5m,结果母枝短梢修剪。
(2)花果管理
岳红无核成花容易,易丰产。在新梢伸展后,及时摘除多余花序,以减少营养消耗,强壮枝可保留2个花序,中庸健壮枝留1个花序,细弱枝不留花序。生产上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赤霉素膨大处理,
花后1周用25~50mg/L赤霉素蘸花穗,建议果实套袋。
(3)肥水管理
以施用有机肥及生物菌肥为主,全年补肥2~3次,前期以氮肥为主,果实开始着色施入磷钾肥, 以利着色与提高品质。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水,一般在春季上架后灌1次透水,花前视土壤墒情灌1次水,坐果后到着色前1周左右灌1次,着色后至落叶前半个月灌1次,防寒前灌1次水;雨季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
春季出土后淋洗式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入雨季后,每隔10~15天喷布一次广谱性杀菌剂,
药剂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