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05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设施葡萄蓟马种群消长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3/6/24 17:23:55] 来源: 作者:Admin
"
 
 
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
王国珍 张怡 姜彩鸽
 
 
      蓟马(thrips)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吸取寄主幼嫩组织的汁液,造成叶片、花蕾及果实直接受害。近年随着宁夏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蓟马对日光温室葡萄的危害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受害株率及果穗部分区域受害率均达90%以上。
      2011年通过宁夏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红地球葡萄蓟马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的研究,初步掌握了该虫在日光温室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期。
 
      一、害状
 
      受害嫩叶呈水渍状黄点或黄斑,随后形成不规则穿孔;幼果受害后,初期在果面上出现白色斑点,以后随着果粒的增大被害部位扩大并形成黄褐色木栓化斑,严重时裂果,成熟期易导致果实霉烂。
 
      二、种群消长规律
 
      葡萄展叶后蓟马主要以若虫在嫩芽和幼叶上为害,随后成虫羽化并在开花后转移至花序为害,落花后至果实膨大初期为蓟马发生高峰期,果实黄豆粒大小时肉眼可见果面受害状,果穗套袋后蓟马转至叶片为害,同时随着温室通风口的开启,蓟马逐渐转移至露地。在日光温室中蓟马多在植株中部活动,且在温室北边植株上为害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
 
      1 农业措施
 
      蓟马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与越冬、越夏场所,因此清除温室周边的枯枝落叶与杂草是有效控制初始种群数量的重要措施。温室内葡萄行间覆盖黑色地膜可以阻止蓟马入土化蛹。
 
      2 物理防治
 
      在葡萄植株中部悬挂蓝色粘板诱集蓟马,可明显减少蓟马对植株的为害。
 
      3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适期为开花前及落花后,主要药剂有: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00-500倍;2.5%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药剂喷洒时应以蓟马活动较集中的日光温室的北侧、套袋前树冠中下层、套袋后树冠中上层部位重点防治。施药时应注意全面周到及交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