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综合试验站
黄建全 李树海 高扬 王丹
玫瑰香葡萄(Muscat Hamburg)是天津地区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属欧亚种,原产英国,英国斯诺(Snow)于1860年用黑汉与白玫瑰香杂交育成。天津市东临渤海,受季风环流控制,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水、气资源丰富。年活动积温为3900-4200℃,年降水量580-720mm,年光照时数2200h。近年来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的经济效益较好,很多区县都增加了玫瑰香葡萄的种植面积。白腐病是玫瑰香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年份可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2009-2011年天津玫瑰香葡萄园白腐病造成约10%损失,根据目前调查情况,2012年损失在15%以上,某些园子将达到50%的损失。为了减少白腐病的损失,现将白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1.天津玫瑰香白腐病病害症状
天津玫瑰香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叶片及新梢。玫瑰香葡萄一般是穗轴和果梗先发病,然后侵染果实,但是由于天津玫瑰香葡萄的架型大部分为篱架,因此靠近地面的果粒首先得病,然后果梗或穗轴上被侵染,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的浅褐色病斑,然后病斑不断扩大并逐渐向果粒蔓延,常使整个果穗或部分小穗腐烂脱落。得病的果梗或穗轴为褐色软腐,果粒从果梗基部发病,很快全粒变褐腐烂,并在果面产生初为灰白色,后为灰黑色小粒点。新蔓发病多在损伤部位,病斑初呈水渍状淡红褐色,边缘深褐色,逐渐扩展为长梭形暗褐色的病斑,稍凹陷,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后期病部皮层纵裂,或与木质部分离,严重时呈乱麻丝状。叶片发病初期,多在叶尖或叶缘形成半圆形淡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向叶片中部扩展后形成具有环纹的不规则形大斑,其上散生不太明显的灰白色小粒点。
2.天津玫瑰香白腐病发病规律
白腐病在天津玫瑰香葡萄园侵染循环主要有两个阶段,比较短的寄生阶段和在土壤中比较长的休眠阶段。白腐病的病菌存在于土壤中,雨水和冰雹造成的泥水飞溅、农业操作中造成的尘土飞扬,都会把病菌的分生孢子传播到果穗上,通过皮孔或直接侵入穗轴和果梗。冰雹、病虫害或机械造成的果粒的伤口都可以成为白腐病侵入的通道。得病的枝条、果梗、穗轴、果粒等散落田间,会成为传染源,这时病菌开始了一个比较长的休眠期。冰雹、暴风雨天气,是白腐病流行的最主要的条件,如果分生孢子已经传播到果穗上,潮湿和温暖的天气就成为了发生的条件。天津地区每年春季,在降雨条件下分生孢子开始传播。花期前后,开始在叶片上发现病斑。6月底,随雨季到来,该病开始流行。8月中旬至9月中旬,玫瑰香果实成熟季节为该病盛发期。每降一次大雨或连续降雨后的一周左右,会出现一次发病高峰。
3.天津玫瑰香白腐病综合防治措施
⑴增强树势、合理施肥。 根据果园的肥力水平,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及时摘心增加树体通风透光,控制葡萄产量,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增加有机肥和钾肥,避免氮肥过量,氮肥过量会导致玫瑰香葡萄对白腐病等多种病害的敏感性增强,增大发生的可能性。
⑵清除病源。 结合冬剪,彻底清除地面残留的病枝、病果及树上的病蔓、病穗和僵果等带病组织,不能让它们遗留在田间以减少病源。
⑶提高架面和结果部位。 白腐病大量寄生在土壤中,天津地区大部分架型为篱架,因此要特别注意,提高架面和结果部位。架面下面要保持50厘米以上的通风带,降低感染率。
⑷加强葡萄园的土壤管理。 防止土壤中白腐病的分生孢子传播到葡萄植株上,尤其是果穗上。出土上架后或发芽前,使用药剂杀灭枝蔓上的病菌。有条件葡萄园行间进行种草或覆盖,防止雨水或冰雹将土壤中的病菌传播到植株上。
⑸落花后至封穗前要规范防治。 落花后至封穗前对于很多病害是关键防治时期,也是防治白腐病的关键时期,要结合施用1~2次内吸性杀菌剂。对于重病区可在最后一次蔬果后进行套袋,预防病菌感染,套袋前应对植株进行全面喷药,施用3次左右杀菌剂。
⑹药剂防治。 从6月下旬发病初期开始,每半月喷1次,共喷3次,药剂可选下列任一种或交替使用:50%保倍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600~800倍的42%代森锰锌SC 、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为提高药液的展着性能,可在配好的药液中加2000~3000倍的皮胶。发病严重的果园,在发病前进行地面施药,常用药剂为福美双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2份,三者混合均匀后,于园内地面上每公顷撒药15~30千克。也可向地面喷布200倍的灭菌丹药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