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石雪晖 杨国顺 刘昆玉 徐丰
白描
葡萄味美汁多,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南方葡萄发展迅速,种植葡萄经济效益高,而影响效益的基本在于建园。葡萄建园栽植后,就要在此生长几十年,建园标准的高低不但决定葡萄产品的档次和市场定位,而且直接关系投资回报的早晚和高低。结合南方葡萄生产实践,
提出葡萄高标准建园的关键技术。
1 园地选择
1.1 环境条件
拟建园地段的土壤、灌溉用水、大气质量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NY/5087的规定。选地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能满足1亩葡萄地全年300吨水的需求。园区要求集中连片进行规划。
1.2 土壤条件
要求地势较高,通风向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砂壤土最适宜,山地坡度应小于15º。
2 园区规划
2.1 总体布局
果园应包含种植小区、道路系统、排灌系统、园区房屋设施(办公房、职工生活用房、工具房、石硫合剂熬制房、储藏库等)。园区房屋设施面积应控制在园区面积的3%以内。
2.2 小区划分
因地制宜, 平地按每2 5 ~ 3
0 亩划一小区,南北行向,行长以60~80米为宜,最长不超过100米; 山地葡萄园,按等高线,以山脊为界划分小区,一般15~20亩;根据坡度大小,坡度5º ~10º,畦面宽5.6
米以上,以2.8米的倍数为宜;坡度10º ~15º,畦面宽2.8米以上,以2.8 米的倍数为宜。
2.3 道路系统
(1)园区所有道路的平面高度,须与葡萄园相同,以利机械操作。
(2)平地葡萄园主道3.0~5.0
米(生产园3米,观光园5米),连接园外道路;支道2.5~3.0米,与主道垂直,连接园区主道与小区间通往园区每行葡萄。葡萄起垄行向与主路垂直则无须支道。主道一般规划在园区东西方向的中间,且两边以100~150米为宜;支道以小区行长等分后规划。平地葡萄园道路系统建设参见附件图1。

图1 平地葡萄园道路系统示意图 图2 山地葡萄园道路系统示意图
(3)山地葡萄园主道与支道的规格与平地葡萄园道路的规格一致,步道宽1.0~1.5米,连接支道, 通往全园每行葡萄。山地葡萄园道路系统建设参见附件图2。
2.4 排灌系统
(1)排水系统
①所有排水沟渠,须与路分开,以方便操作。
②平地葡萄园内应根据面积大小设置排水沟,连接园区外排水沟渠,方向与道路一致但不能紧靠道路,规划于南北葡萄行向中间,尽可能利用行间空间。东西方向长以100~150米规划设主排沟渠为宜, 超过300米以上需要增加水管。沟面宽2.5~3.0米、沟底宽0.6~1米、深1.2~2米;支沟,沟面宽0.8~1.2 米、沟底宽0.3~0.5米、深0.8~1.2
米;围沟规格与支沟一致。
③规划主排水沟渠时,尽可能利用葡萄行向空间,两边密度各增加0.5~0.8米即可。规划支排水沟时,结合株距必须避开葡萄苗木定植及水泥柱栽植的位置。园区面积较大时,需要规划两条以上水渠连接,连接规格与主排水沟渠一致。主、支排水沟渠与道路交错时,道路下埋设涵管,深度与沟底一致或略深沟底。平地葡萄园排水系统建设参见附件图3。

图3 平地葡萄园排水系统示意图 图4 山地葡萄园排水系统示意图
④山地葡萄园应设计主排水沟,并根据具体的地势与地形规划主排水与支排水沟渠,主排水沟连接园区外排水沟渠与园区内支排水沟渠,一般主排水沟渠规划于山脚线处为宜,支排渠规划于葡萄行向的中间为宜,坡面水平宽度超过300米,需要在地势高往地势低的山腰100-150米往下加大支排渠, 一般坡地主排水渠与支排水沟渠规格较平地加大20%左右。山地葡萄园排水系统建设参见附件图4。
⑤无论是平地还是坡地葡萄园,在园区最高处,按面积大小设置蓄水池。支排水渠规划避开葡萄苗木定植与水泥柱栽植的位置。
(2)灌水系统
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园区采用滴灌灌水。滴灌系统的建设设计、设施选型、设备安装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负责完成。
2.5 园区设施
园区房屋设施应建在园区交通最便利的地方。园区建筑设施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规划最佳位置,面积在100亩以下,各种园区配套的建筑设施规划于主入园口旁为宜。面积在1 0 0 亩以上, 住房、包装房、办公房等规划于主入园口旁, 工具房、设备房、机房、石硫合剂熬制房应规划在园区中心位置为宜,电力设施一般沿主道旁架施。
3 土壤改良
3.1 肥料准备平地
一般每亩需饼肥300千克,磷肥150千克,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锯末屑或秸秆等1000千克左右。饼肥与磷肥混合发酵15天左右。施用的磷肥,湖区选用过磷酸钙,山丘岗地选用钙镁磷。
3.2 整地
(1)平地整地
①深翻。将准备的底肥均匀撒在全园后深翻,一般深度80厘米, 土质疏松的地块60厘米。填土起垄(南北向,行长60~80米,行距2.8 米)栽培,高于周围地面20~30厘米。
②未深翻。未行全园深翻的园地,湖区平地挖定植沟整地,定植沟宽0.6~0.8米,深0.5~0.6米,行长60~80米为宜,最长不超过100米, 行距2.8米。
(2)山地整地
秋季按等高线挖定植沟,挖沟时将底土与表土分开堆放,沟底分层填入厚约60厘米的表土和粗糙有机肥或绿肥,底土移至上层,逐年加以改良。如果是砾石地,在表土层较薄的情况下,须挖定植沟,清除砾石,改良土壤。丘岗坡地定植沟宽1.0~1.2米,深0.8~1.0米,行距2.8米,每行长度根据小区面积而定。
3.3 施肥方法
先将已发酵的饼肥、磷肥、腐熟有机肥各50%施入沟底,深翻20 厘米左右,底土与肥要充分拌匀, 然后施入锯末屑、稻草等,回填50%的土壤以后,再施入已发酵的饼肥、磷肥、腐熟有机肥、硫酸钾复合肥各50%。再回填剩余的土, 将另50%的硫酸钾复合肥以定植沟为中心,撒入1~1.2米宽的土面, 用旋耕机将土与肥拌匀,土壤经旋耕打碎后,再开沟整垅,垅沟宽30~50厘米左右,垅脊与沟底落差40厘米左右。此项工作需在定植前一个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