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4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历史文化
马克思: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 [2017/4/22 11:11:25]   来源:搜狐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马克思从小在葡萄酒园区环境中熏陶成长,他的父亲在德国摩塞尔地区有一个不大的葡萄园,马克思将自己的出身定为葡萄庄园主。

  

  马克思一生酷爱葡萄酒,他甚至认为“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在长期流亡他乡的日子里,他怀念家乡的葡萄酒。

  

  葡萄酒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革命事业有密切联系。在家乡时他就经常抨击普鲁士政府对果农和酒农的政策,引起当局对他的迫害,致使他常年流亡国外。《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常以葡萄酒产业为例来阐述劳动价值,分析社会资本的构成和不合理现象。


  我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编辑了《马克思恩格斯论喝酒》,其中有段很有名的故事。马克思在写给他女婿保尔·法拉格的父亲(亲家公)弗朗斯瓦·法拉格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衷心的感谢您寄来的葡萄酒。


  


  我出身于葡萄酒产区,自己也是葡萄园主,所以能恰当的鉴赏和品评葡萄酒。我和路德(马丁·路德)老头一样的甚至认为,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马克思在这里引用了马丁·路德的原话,高度评价了葡萄酒。


  


  但马克思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所以他在那个“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后面又加上了(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于光远认为,此信一方面说明马克思与葡萄酒之渊源,一方面说明马克思(包括马丁·路德)对酒的评价。


  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不能说惊世骇俗,至少出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之口其分量并不一般。于光远特别强调马克思加的那个注脚——“没有无例外的规则(意思就是说总有例外)”,认为马克思并非有意使这一结论绝对化。


  

“酒精考验”的书信往来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也像葡萄酒一样醇厚。他俩在葡萄酒文化方面都有着很深层的认识和修养,相互之间的通信有400处述及葡萄酒。


  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收入的书信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不但久经考验,而且可谓“酒精考验”。


  


  现摘录一些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