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25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历史文化
欧洲派来一卧底,一口葡萄酒拐走我国核心技术,中国损失千亿收入 [2021/5/6 9:47:13]   来源:腾讯网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在国人的印象中,普遍认为是鸦片战争打开了我国的国门,从此,西方列强进入我国疆土,开始肆意掠夺。而西方人第一次来到中国,或许就这时间点前后。其实不然,早在10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西方人就首次踏上了华夏的土地。

 

  公元166年,我国正处在东汉时期,欧洲的罗马人便来到了我国,他们自称帝国的使者,受到了东汉皇帝的热情款待,而这批罗马人也被我们叫做大秦人。

 

  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外国使团来华。尚且不说后来存在争议的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开通后,更是有源源不断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而我国也彰显了热情好客,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当然,早年间,这些外国人来到我国,基本上都是为经商而来。以物换物是古代最常见的外贸形式,我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是他们的抢手货,他们的香料也是中国所缺乏的。

 

  西方人有多喜欢我国的瓷器呢?当时欧洲的贵族看到精美的瓷器后,都爱不释手,掀起了一波瓷器收藏潮。如今中国和瓷器在英语里是一个单词,足以见得中国瓷器在欧洲的影响力。

 

  由于瓷器当时前往欧洲只能走海运,海上风浪大,瓷器的折损率相当高。因此,瓷器在欧洲卖的相当贵,也是因为昂贵,后来直接改用黄金白银交易了。而在元朝和明朝时期,光靠出口西方瓷器,我国就净挣了11亿两白银。

 

  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尤其从清朝开始,欧洲步入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是需要金银发展的时候。商人们逐利而行,他们不想瓷器技术一直被中国占有,于是,便派卧底前往我国,想要偷学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

 

  当时的法国皇帝就派了一个传教士殷弘绪来到我国,时任的清朝皇帝正好是康熙。众所周知,法国盛产葡萄酒,这个传教士就带了最上等的葡萄酒来到中国,进献给康熙帝。康熙品尝之后,被葡萄酒醇香给迷倒了,盛赞了殷弘绪。而殷弘绪也借机说道,如果陛下想喝,我将源源不断地提供。

 

  康熙龙颜大悦,决定重赏殷弘绪。但殷弘绪什么都不要,他对康熙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想去景德镇传教。康熙一听,想都没想就批准了他的请求,还在景德镇给殷弘绪置办的房产,修建了教堂,为了就是方便殷弘绪活动。

 

  这之后,殷弘绪便在景德镇扎下了根,他一边传教,一边借教会的名义,从国人信徒的口中套取瓷器的制作配方。多年后,殷弘绪将这些信息整理成册,全部带回了法国。

 

  见到满载归来的殷弘绪,法国国王喜出望外。他将殷弘绪所有的资料都刊登在了报纸上,这下,全部法国商人都会制作瓷器了。在这之后,法国就逐步替代我国,成了欧洲瓷器的主要供应商。后来,该技术更是传遍了整个欧洲。

 

  加上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欧洲人生产瓷器的效率也远比中国要快。在资本主义社会,效率就是一切,很快,量产让瓷器在西方普及开来,我国的瓷器不再奇货可居。而正是这项技术泄密,让清朝少挣了上千亿的白银收入。

 

  这能怪谁呢?要怪就只能怪当时康熙喝下的那口葡萄酒,一口酒损失千亿收入,也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传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