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瓶葡萄酒没多少钱,当然,级别不同,价格也不同。便宜的几十块钱买一瓶,贵的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可能。不过市场上几十到几百的居多。
其实,在古代,葡萄酒真的是奢侈品,比如汉朝。为什么汉朝的葡萄酒这么贵呢?因为是舶来品。
葡萄酒到底是中国本土产的?还是舶来品,历来都有争议,但我今天不是来讲这个争议的。反正在汉朝的时候,葡萄酒肯定是“舶来”的。正因为“舶来”的,物以稀为贵,所以昂贵,成了奢侈品。
于是有一个人就用这奢侈的葡萄酒买来了一个官,而且这个官还不是小官,是一个地方上的刺史,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绝对是大官。这个人就是孟陀。
说起孟陀,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我们肯定知道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孟达。
孟达在东汉末年可是鼎鼎有名,他文武全才,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走向,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孟达。
孟达原本和好朋友法正一起给刘璋效力的,但两个人都没怎么得到重用。虽然如此,随着时间的积累,孟达也慢慢拥有了一定的名声。
后来刘备入蜀国。刘璋派遣孟达和法正迎刘备入蜀,就这样二人结识了刘备,叛变了刘璋,成了刘备的心腹。
随后法正成为刘备的谋主,随同刘备入蜀,而孟达则被刘备命令统帅全部的四千人马,先是留守江陵,后是成为宜都太守,最后是独自驻扎在房陵。
之后的故事我们很熟悉,当初关羽被困荆州的时候,孟达本来可以带兵去救的,但他没有这么做。他之所以没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因为当时他不能做主,能做主的是刘封。
但不管怎么说,他怕牵连,于是转而投奔曹魏。再后来,诸葛亮出兵北伐,他又要起兵反曹魏而投蜀汉,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诸葛亮直接写信告诉了司马懿,孟达死于司马懿之手。
总之,在诸多的历史中,孟达都是提分反复无常的小人,他先叛刘璋,再叛刘备,最后又叛曹叡。在他的一生中,变节叛变成了家常便饭。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位反复无常的小人曾经一箭射杀了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
所以,孟达并非完全一无所处。相比孟达的钻营,他的父亲孟陀才是钻营的大师。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之破尽。众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
孟陀也叫孟他,他是陕西扶风人。孟陀能力一般,不过好在家里很有钱,于是孟陀散尽家财结交朝中有权力的人。
东汉末期,朝中最有权力的肯定是宦官了。他下血本,主动结交这些宦官们的家奴,最后得到了宦官们的赏识,渐渐有了名气,一时间,孟陀家里是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后来很多人就给他送礼,什么黄金珠宝很多,当然,最珍贵的还是葡萄酒,在当时,叫做蒲桃酒。在汉朝,葡萄酒是连皇帝都难得喝上的珍品。
如此珍贵的葡萄酒,孟佗却得到了,但他并没有自己享用,而是献给了当时朝中最有权势的宦官,那就是中常侍张让。
张让毕竟在皇帝身边,权势熏天,见过世面的人,他一眼就知道这葡萄酒的价值。所以喜欢得不得了。
于是张让就问孟陀有什么想法。当然,这正是孟陀梦寐以求的事情,孟陀毫不犹豫的说让张让给他一个官当:
“葡萄酒产自凉州,我想去凉州当刺史,这样,您就永远都有葡萄酒喝了,不知道大人是否可以?”
随后孟陀又献出了不少葡萄酒,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有“一斛(hu)”。
“斛”是古代的一个量词,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现在的200毫升。一斛差不多就是20升,折合现在瓶装葡萄酒就约等于26瓶。
张让收到这么多葡萄酒,非常高兴,于是大笔一挥,孟陀就成了凉州刺史。
凉州虽然在西北,但在当时绝对是个好地方。在当时可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军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当年叱咤风云的董卓就是起家于凉州。
刺史,是古代的一种官名。公元106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也就是地方的一把手。
孟佗只用一斛葡萄酒,就换来了凉州刺史这个许多人拼尽一生,都得不到的,炙手可热的官位,由此可见,葡萄酒在当时的地位。而成语“一斛凉州”就是这么来的,后来宋朝苏轼都感叹道:“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斛得凉州。”
葡萄美酒夜光杯,26瓶葡萄酒换来一个凉州刺史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