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家认为,适量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但也不是所有种类葡萄酒都有这种功效。
葡萄酒历史
葡萄酒,是使用葡萄经过发酵酿造而成的含酒精饮料。
历史学家认为,早在6000千年前,葡萄酒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古波斯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而科学家考古发现,格鲁吉亚出土的陶罐中,残留着葡萄酒化合物,这些陶罐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汗使出使西域,途经大宛国时,发现当地人栽种葡萄,并且使用葡萄酿酒,富人窖藏大量葡萄酒,以飨宾客,于是就把葡萄种子带回来,种在肥沃的土地上。
众所周知,在西汉时期,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之后,又有汉使数次出使西域,所以,《史记》中所记载带回来葡萄种子的并不一定是张骞。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是汉朝音乐家李延年为他妹妹写的诗,这位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后来成了汉武帝的妃子,她还有一个哥哥——李广利,曾被任命为贰师将军,此人多次出师,攻打大宛国。此事《汉书》、《史记》都有记载。
所以,历史学家认为:葡萄酒传入我国,应该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李广利攻打大宛国之前,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39年~公元前90年,我国才有了葡萄酒。
在古代,传入中原的葡萄酒,有两大著名产地:车(jū)师与凉州。
有玉罍,贮车师葡萄酒,芬馨酷烈。——《太平广记》
车师,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在新疆中部,由于这里气温高,被称为“火洲”,最高有记录温度49.6℃,《西游记》中描述的火焰山,指的就是这里。这里不但温度高,而且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尤其适合葡萄生长。
凉州是现在的敦煌、酒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朝边塞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使凉州葡萄酒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投资兴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化葡萄酒生产厂。
葡萄酒功效
葡萄也称草龙珠、蒲桃、山葫芦、蒲萄,与苹果,柑橘,香蕉,并称“世界四大水果”。
《食疗本草》中就记载有:
蒲桃子酿酒,益气调中,耐饥强志,取藤汁酿酒亦佳。
经过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红葡萄含有抗氧化物质。
俄罗斯专家研究发现,起泡红葡萄酒对心脏、大脑都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改善皮肤状况,减低胆固醇水平。不过这位专家也指出,酒精对人体肝脏有负面影响,每天摄入不要超过一杯。
起泡葡萄酒,有些人会不明所以,说香槟酒,大家都会知道,起泡葡萄酒就是香槟酒,但不是所有起泡葡萄酒都能叫香槟酒。
法国出产优质葡萄酒,香槟酒就是法国香槟省出产的起泡葡萄酒,基于商业商标规则,其它地区生产的起泡葡萄酒不允许叫香槟酒,对人的作用是一样的。
起泡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是相对于平静葡萄酒来说的,在酿造葡萄酒过程中,二次发酵时直接装入瓶罐密封,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溶解在酒里,开瓶时,才会由于压力减小,释放出来。
起泡葡萄酒,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
葡萄酒轶事
葡萄酒与李白
古代诗人当中,说到酒就不能不说到李白。
李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说李白,喝酒才能吟诗。李白游学到了长安,偶遇翰林学士贺知章,彼此倾慕对方才学,李白就寄宿在贺知章家中,每日谈诗饮酒。
国外来一使节,带来国王书信,满朝文武大臣却没人能看懂,唐玄宗大怒,让大臣们找人翻译。贺知章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李白,李白说自己懂这种语言,贺知章非常惊喜,就把李白举荐给唐玄宗,这件事解决之后,玄宗也知道了李白非常善于吟诗。
有一次,玄宗与杨贵妃赏花听曲,玄宗就说:"对妃子,赏名花,新花安用旧曲。",就找李白来写新诗。恰巧李白当时喝醉了,被唤醒后,马上作了三首诗,都是赞美杨贵妃的,于是,“贵妃持玻璃七主杯,亲酌西凉葡萄酒,命官女赐丰学士饮”,皇帝妃子亲自为李白斟葡萄酒。
虽然只是故事,但据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在碎叶,就是现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附近,唐朝时,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安西四镇。李白想要到长安,必经丝绸之路,安西四镇和丝绸之路沿路地区都盛产葡萄酒。
“酒中仙”的这个“酒”,也许是葡萄酒也说不定。
葡萄酒换官
东汉末年,出了一个大反派——宦官张让。
搜刮暴敛、骄纵贪婪,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孟他,孟伯郎想要升官,于是想到了去贿赂张让。但是,当时权势熏天的张让府上,每天求见的人络绎不绝,往往要排上几天,还不一定见到。
孟他就先贿赂张让的管家,让他见到自己时,带领所有仆人,拜见自己。求见张让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以为孟他与张让关系密切,又送礼给孟他。这引起了张让的注意,就找来孟他问话,孟他献上了葡萄酒,得到了梁州刺史的官职。
当时,葡萄种植方法已经传入中原,由于气候原因,结出的葡萄并不适合酿酒,所以,通过丝绸之路运来的葡萄酒,依旧是珍品,可谓“葡萄酒贵能换官”。
喜欢葡萄酒的皇帝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尤其喜爱葡萄与葡萄酒。
《诏群医》中先写到吃葡萄,”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后又写喝葡萄酒,”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最后还说了一下自己的感受,说葡萄的时候,就想着流口水,更何况吃到嘴里了,没有什么水果能比得上葡萄了。
曹丕可以说是一个忠实的”葡萄粉“,”葡萄酒粉“。
紫驼银瓮
紫驼,棕色骆驼,银瓮,银做的罐子。
"紫驼银瓮里,遥想出天厨“,”紫驼银瓮出凉州“,”紫驼银瓮色浮春“……这都是古代诗人写葡萄酒的诗句。
葡萄酒盛在银做的罐子中,用骆驼由丝绸之路运来,以至于“紫驼银瓮”就成了葡萄酒的代名词,由此也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
限于客观条件,古时候,葡萄酒运输非常不易,从出产地运到目的地,大部分葡萄酒都会变酸。
金庸先生所著《笑傲江湖》中,“江南四友”黄钟公、秃笔翁、黑白子、丹青生,其中丹青生嗜酒如命,用自己保命的武功,换取运葡萄酒不变酸的方法,得到十桶三蒸三酿葡萄酒,运到地方之后,再一蒸一酿,不仅不酸,“酒味陈中有新,新中有陈”。
葡萄酒运输方法,在古时候属于商业机密。
结语
揉碎含霜黑水晶,春波滟滟煖霞生。甘浆细挹红泉溜,浅沫轻浮绛雪明。金剪玉钩新制法,紫驼银瓮旧豪名。客愁万斛可消遣,一斗凉州换未平。
这首以《葡萄酒》为题的诗,作者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王翰,这个与王昌龄相同时代,成就相当的诗人,把葡萄酒制作过程,描绘成一幅水墨丹青,而最后的一句“一斗凉州换未平”,又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小酌怡情,暴饮伤身”,一杯葡萄酒能给人带来健康,同时也要记得,“位卑未敢忘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