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高加索山麓、黑海之滨的格鲁吉亚,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历史悠久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酿造葡萄酒遗迹正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在去年的进博会上,格鲁吉亚国家馆的重头戏就是葡萄酒,第二届进博会举行之前,央视记者来到格鲁吉亚感受去年首届进博会给这个葡萄酒故乡带来的变化。
记者顾鑫:在格鲁吉亚最重要的葡萄产区卡赫季(Kakheti)地区,家家户户都有葡萄园。金秋十月,这里葡萄开始陆续成熟,一串串红红绿绿的葡萄象征着又一个丰收年。
在葡萄园里我们遇到了这片葡萄田的主人约瑟夫,他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自己刚买的中国拖拉机。约瑟夫说,2018年11月,当地葡萄酒商参加了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后,销量持续增长,因此对葡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自己家的葡萄不再愁销路。卖了葡萄赚到钱的约瑟夫今年买下了这辆心仪已久的中国拖拉机。他说,像中国和格鲁吉亚这样互利共赢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友谊。
格鲁吉亚葡萄种植者约瑟夫:我卖了葡萄买了这辆中国拖拉机,这是非常好的拖拉机,我们的葡萄酒中国消费者很喜欢,我们的友谊会永远持续下去。
约瑟夫收获的葡萄在当地加工成葡萄汁后会被运送到遍布格鲁吉亚各地的葡萄酒酒庄。在小城格里,我们来到一家使用传统方式酿造红酒的酒庄,这里完整的保留了很多传统的葡萄酒制作工艺。
记者顾鑫:格鲁吉亚的陶罐酿酒工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经过岁月的变迁,这种工艺并没有消失,如今依旧很流行。在酒窖的一角我们发现一个这样的木质盒子,在古代人们把葡萄放入盒子中,用脚踩碎随后葡萄汁随着木槽流入到陶罐里。
进入陶罐的葡萄汁经过20天到数月的自然陈酿,就变成了葡萄酒,用这样的工艺酿出的葡萄酒,不仅会闪烁着琥珀色的光泽,还会散发出水果的芳香。
随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格鲁吉亚葡萄酒企业希望能将自己的产品带到上海,带给中国的消费者。据了解,中国今年将成为格鲁吉亚葡萄酒第二大出口市场,格鲁吉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两国间的自贸协定和进博会的东风,为当地葡萄酒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这里是设在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国家葡萄酒管理局,市场营销负责人查罗巴尔吉亚正在忙碌地指挥着同事们将运往上海参加第二届进博会的葡萄酒搬上车。查罗巴尔吉亚介绍说,随着有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了格鲁吉亚葡萄酒的品质,需求加大,他们正在往上海的展台“补货”。
格鲁吉亚国家葡萄酒管理局发言人查罗巴尔吉亚:我们的酒商参与了首届进博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在博览会上找到了进口商,对他们非常有帮助。今年有更多的格鲁吉亚葡萄酒生产商计划去参加,很多去年没有参加的厂商今年也积极去参展,希望今年的效果会更好。
查罗巴尔吉亚告诉我们,到今年9月,格鲁吉亚葡萄酒在华销售量已超过500万瓶,按这样的趋势,中国今年将成为格葡萄酒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取得这样的成就与首届进博会的举办密不可分。
查罗巴尔吉亚表示,中国推出的举措使进出口的流程变得更加便利,为格鲁吉亚葡萄酒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例如格鲁吉亚一个酒庄的负责人尼古拉就表示,他们的葡萄酒在华销售量明显上升,农民更愿意去种植葡萄,带动当地经济的效果显而易见。如今,他们酒庄每一瓶出口到中国的葡萄酒都会贴上中文标识,他甚至为自己最喜欢的一款葡萄酒取了个响亮的中国名字。
格鲁吉亚某酒庄负责人尼古拉:“老朋友”是我们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一款酒,为什么叫老朋友呢。众所周知,因为早在古时候格鲁吉亚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员,所以对于我们而言,中国就像老朋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