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36801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山葡萄酿出中国味道塑造民族品牌 [2016/12/21 15:41:59]   来源:中国食品报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理事长

  

  刘树琪教授在通化山葡萄酒论坛上的发言

  

  今年6月第三届中国葡萄酒论坛在烟台召开,主题是“国际化与中国风”。论坛上大家强烈地感受到,国际葡萄酒抢滩中国市场的白热化竞争,越来越聚焦到产区,聚焦到个性化和性价比。打造个性化的产区和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是提高中国葡萄酒竞争力的重大课题。

  

  山葡萄作为中国本土标志性品种,有希望塑造出葡萄酒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世界葡萄种质资源的七十几个种属中,欧亚种不过是一个种,而中国竟有四十多种,种质资源如此丰富,代表了中国各个风土区的特征,都有很好的抗性。比如山葡萄、毛葡萄、刺葡萄等,适应高寒高湿高温地区的风土,也与民族文化、饮食习惯相适应的。但是,我国葡萄酒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西方,无论老世界还是新世界,中国都没有话语权。欧洲在千百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体系,包括品鉴标准,形成了以西方为主的话语体系和口味霸权。长期以来,为了适应西方的文化和标准,中国以欧亚种为主栽品种,本土品种被边缘化了。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欧亚种葡萄适应地中海气候,而我国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干旱,要想使葡萄生存下去,必须冬季埋土,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再加上七八九这几个月降雨量大,高温高湿,病虫害就比较多。如果继续亦步亦趋地跟着旧世界、新世界走,就难以自立并引领世界葡萄酒潮流。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山葡萄为代表的本土种质资源值得开发,并打造出中国风格、特色和气派的葡萄酒。本土葡萄酒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通化产区,应该担当起这种责任和使命。


  通化葡萄酒的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对一个产区,对一个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葡萄酒的战略定位还没有确立,国家层面对葡萄酒产业基本没有扶持政策。所以各产区政府要确定自己产业的战略定位,倾力扶持和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这是因为葡萄酒产业和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在所有适合葡萄酒发展的地区,葡萄酒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可以使农业由弱势产业成为绿色高效益的产业。葡萄酒产业是产业链比较长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而且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在积淀和传承中塑造成为城市的百年产业。葡萄酒产业是复合融合发展的产业。通化既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区,也是健康产业聚集区。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和底色,可以与旅游健康产业融合叠加,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葡萄酒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国家的名片,可以世代传承成为一份无形资产。如澳大利亚的很多产业实力都很强,葡萄酒的贡献微乎其微,但是他们把葡萄酒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片、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发展。



    现在我们国家的消费潮流进入多样化、个性化的理性消费阶段。以国际视野审视国产葡萄酒,真正能代表中国葡萄酒的个性化产品,还少而又少。“北冰红”为代表的山葡萄酒,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推进技术创新,打造中国风格、中国个性,是提高中国葡萄酒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利器。


    通化有着山葡萄酒的独有风土、技术基础和很深的文化积淀。本土酿酒葡萄品种从杂交一代、二代、三代走向了四代,最终成功选育了“北冰红”这一优良品种,葡萄育种将继续快速提升。品种品系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葡萄酒产业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和中国农大等许多国内知名学术机构也长期把葡萄育种大本营扎根在这个产区,这都是产区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此外,葡萄酒的基因、葡萄酒的文化元素已经渗透到这个城市当中。通化葡萄酒有了很好的产业基础,聚集了相当一批人才。在通化,葡萄酒产业应该作为一个百年立市产业,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


  塑造彰显山葡萄酒的鲜明个性


  打好中国牌。通化山葡萄酒有典型的中国风土,典型的中国品种,典型的中国味道,同时它还代表中国人的情怀,所以,通化山葡萄酒一定要打好中国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要搞好中国本土葡萄品种的选育,推出大批优秀育种成果,助推中国葡萄酒的个性打造和竞争力提升。


    要打健康牌。通化作为健康产业城,资源十分富集。如人参、五味子等山珍,尤其是富含健康功能成分的山葡萄酒。科学研究表明山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花色苷等功能性成分都远高于欧亚种葡萄酒。这对广大消费者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山葡萄的功能成分以及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要用事实、用数据说话。



    打情怀牌。在中国乃至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人们对通化葡萄酒都有很深的感情。怎样把这种情怀激发出来,怎样以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需要不懈努力。


    在酒种研发上我们要有紧迫感。要研究在特定的风土条件之下,选出特定的葡萄品种,按照特定的工艺,酿造出既有国际范,又有中国风格的个性十足的葡萄酒种。“北冰红”葡萄酒毫无疑问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它既符合欧盟标准或者其他冰酒生产国家的标准,又有中国本土葡萄的独特基因,是红色冰酒,这是世界上少有。所以这样一个酒种,不要仅仅盯着国内市场,还要打进国际市场。


    山葡萄的干酒、半干、半甜葡萄酒、利口酒和白兰地以及衍生的保健品,都有创新开发的空间。


上一篇: 追寻中国葡萄酒文明的发祥地 下一篇: 中国民营葡萄酒国宴唱主角 仪尔乡都成上合马拉松指定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