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3179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体系介绍
北京试验站开展“十三五”葡萄栽培研究任务研讨 [2016/6/27 17:31:25]   来源:北京综合试验站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为理清思路,明晰任务,在我体系讨论“十三五”任务之机,北京试验站全体成员展开了认真学习与研讨,并初步形成了北京试验站“十三五”工作的设想。

 

  首先,大家总结了北京试验站“十二五”期间栽培方面的研究工作,认为按葡萄体系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影响我国葡萄品质普遍低下的树体一致性差的根源展开,开展了以架式与树形评价为核心的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从建设之初即严格按照葡萄新树形与相应架式设计,经过“十二五”对树体良好的管理与培养,供试的各架式树形基本成形,看到了一些初步效果,评价的“顺行水平龙干形”(或厂形、一字形等叫法)树形,在树势调控、新梢一致性、果实品质等方面均有较明显改进,也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的肯定。同时,对一些新发展的葡萄产业园区进行了全面技术支撑,也取得了良好展示效果。但还有一些细致的配套工作悬而未决,这直接影响到了技术的落地与实际应用。随后,张站长向大家传达介绍了“十三五”葡萄体系关于栽培方面的相关任务和主要内容,并提出要确立“葡萄树势更均衡、管理更高效、果实更安全、特色更鲜明的优质栽培模式”的总目标。结合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工作,大家各抒己见,谈了具体想法,并初步确定北京试验站主要研发内容,总体实施方案,提出了主要考虑因素、核心技术及关键技术指标,最后基本达成共识,“十三五”期间在葡萄栽培方面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1.确立相对合理的树体结构

 

  优质葡萄果实需要优良的树体结构保障,在北方葡萄树体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葡萄树体自身的光合作用和人为栽培干预(主要包括肥水及其它管理措施)的实现,最终均要通过合理的树体结构来发挥作用,确立葡萄良好的树体结构与架式树形同等重要,共为基础,只有在合理树体结构下,其它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起到更佳的合力效果。

 

  在优质目标品质要求和高效省力化管理两大前提下,确立具体立地条件下的葡萄树体结构,明确葡萄树体的水平主蔓长度、主蔓粗度、新梢数量、新梢间距、新梢角度、新梢粗度及一致性、副梢发生量、副梢发生节位、副梢发生时间等,并与单果穗大小、总负载量、树体贮存营养及果实品质等主要指标相关联。

 

  同时研究确立与树体结构密切相关的基于滴灌供水制度下的葡萄耗水规律、供水制度、新副梢管理制度等,以期实现夏季里树体营养更多流向果实,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包括树体营养和管理成本,实现优质、安全和高效。

 

  2.为相对合理的树体结构配套组装适宜的栽培管理技术

 

  架式与树形(水平主蔓)可基本缓和树体或枝条间的一致性差距大的问题,具体的栽培管理制度如何确立,包括株行距大小、土壤耕作、肥水管理、新副梢管理、花果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每一项管理的具体方案如何确立?关键技术如何组装?这些均需要相对周全的试验设计来一一评价说明,最终达到葡萄树势均衡调控,生长节律平稳,营养与生殖生长和谐统一。在“十三五”期间,我们想利用前期研究基础和准备好的试验材料,尝试评价几项具体技术及其组合对葡萄品质和葡萄园高效管理的影响,并提出1-2个配套的葡萄高效管理技术模式,以更好地为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