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34771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一瓶红酒忽悠走老人50万积蓄 遇高额回报要当心 [2016/1/23 14:48:49]   来源:中国搜索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市公安局中山分局进行破获非法吸存案件返赃,48名受害人领走被不法分子骗走的积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在现场,当领回自己的钱后,老人们激动不已,有的更是紧紧抓住民警的手,

 

  核心提示: 市公安局中山分局进行破获非法吸存案件返赃,48名受害人领走被不法分子骗走的积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在现场,当领回自己的钱后,老人们激动不已,有的更是紧紧抓住民警的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昨日上午,市公安局中山分局进行破获非法吸存案件返赃,48名受害人领走被不法分子骗走的积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在现场,当领回自己的钱后,老人们激动不已,有的更是紧紧抓住民警的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一些受害人更是自发制作了三面锦旗,现场送给这些帮助自己追回积蓄的民警们。

 

 

 

一瓶红酒忽悠走老人50万积蓄

 

  今年71岁的何大娘家住中山区附近,她告诉记者,在201410月底的一天,何大娘在车站等车,一名年轻人主动上前与其搭讪。年轻人告诉老人,附近一家高档酒店正在组织开会,只要老人去听课,便可以免费获得一瓶价值几百元的高档红葡萄酒。只是坐着听课就能有奖品,何大娘喜出望外,于是便在年轻人指引下,来到了这家酒店。

 

  通过现场听课何大娘得知,讲课人在安徽开了一家公司,为了公司发展目前急需向社会募集一大笔资金,而作为回报,公司承诺将每月付给借款人2%的高额利息,年利率就是24%。如此高额回报,让何大娘兴奋不已,在身边工作人员的再三鼓动下,何大娘把自己积攒一辈子、用来给儿子结婚用的50万元积蓄,“借”给了该公司,并与公司签订了借款合作协议。

 

  正当老人还在做着发财美梦的时候,201411月中旬,中山分局民警找到了何大娘,告知她上当受骗,老人这才恍然大悟。在昨日返赃现场,拿到钱的何大娘难掩激动之情,在向民警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也对自己当初的鲁莽悔恨不已,“我不应该轻信他人的话,世间哪有这么不劳而获的事情。我和老头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差点毁在我的手里,今后我会吸取教训,绝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以年息24%为饵骗48197.27万元

 

  据办案民警中山分局经侦大队中队长魏然介绍,在2015年年初,中山分局民警在例行检查中发现,辖区某酒店有一群人给老年人开会。随后民警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20149月至11月,安徽人刘某、熊某等4人在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的情况下,通过推介会、传单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以安徽省博达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的土地和厂房为抵押向不特定的大连市民共48人借款,借款金额5000元至50万元不等,共非法吸收资金合计197.27万元,并承诺在一年后返还本金并支付24%的年息。期间为了博取信任,公司还带领部分借款人去安徽旅游。

 

  为了最大限度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中山分局经侦大队侦查员历时1年时间,先后赶赴安徽、浙江、江苏、河南、北京、上海等46市,最终将安徽博达矿山机械有限公司非法吸收的197.27万元公众存款全部追回,涉案4人也先后到案。

 

  201512月,中山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万元,判处熊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而安徽省博达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处罚金5万元。

 

  被骗群众绝大多数是老人

 

  在现场记者发现,被骗群众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而从警方披露的信息可见,在目前的非法吸存案件中,中老年人无疑成了受骗的高危人群。

 

  谈及原因,办案民警分析,这是因为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渴望进行高回报投资却又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警惕性差,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容易博取信任,又缺乏投资理财的知识和渠道,多数老人被对方的一些小恩小惠迷惑,一开始会试着投一小笔钱,而投资公司也会按时兑现好处,尝到甜头后,他们就加大投资额度。

 

  此外,缺乏子女的亲情关爱也是导致老年人频频落入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

 

  警方提醒:遇高额回报尤其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