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汇100元样品费,请发一串葡萄过来,如果品质好,我们将大批量采购。”近日,一位山东的水果商向安徽晶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来一条采购信息。这里葡萄好在哪里?为何采购商要出100元买一串样品?带着疑问,记者来到金安区马头镇走访这个合作社一探究竟。
炎炎夏日,正是葡萄成熟时。8月1日,记者走进马头镇黄店村晓丽家庭农场的葡萄基地,远远望去,连片的葡萄茎叶绵延起伏,像一幅巨大的布景,在田野里“裁剪”出盛夏的绿衣裙。
“来,来,来……”离得很远,就听见这个家庭农场的主人刘晓丽的热情招呼声。“赶快来我们的天然‘葡萄帐篷’里歇歇,尝尝刚采摘下来的葡萄。”
顺着阴凉的葡萄架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成串成串被纸袋包裹起来的葡萄。刘晓丽正在指挥工人采摘葡萄、装箱、过磅,一箱箱码得整整齐齐的葡萄,很快就被慕名而来的游客抢购一空。
这个家庭农场的主人名叫刘晓丽,今年45岁,她就是安徽晶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之一。“你看这成色,颗粒饱满、紫里透红、大小均匀,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串都在1公斤左右。为了这成色,园内葡萄生产精细管理,实行有机栽培,果实采取避雨+套袋,安全卫生环保,我们合作社生产的‘晶星’牌葡萄在省里获得过多次奖项。葡萄品质好,销路自然不愁。”她乐呵呵地谈起来自己的“葡萄经”。
为了谋求葡萄产业的长远发展,2013年3月,她和丈夫王虎一起组建了安徽晶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金安区马头镇基地和张店镇基地,其中张店基地拥有现代化智能温室2400平方米,标准大棚100亩,晶鑫葡萄种植园总面积500多亩,年产优质鲜葡萄50万公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观光采摘、合作社销售、农超对接等销售方式外,该葡萄基地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自己的葡萄销售网站,对外推介自己的葡萄园,发布销售信息,今年又开始不断尝试“微信营销”等营销模式。当葡萄开始成熟的时候,该合作社社长王虎便到葡萄园拍了几张照片,配上简短的文字,将葡萄园已经开园的消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里。微信刚刚发出去,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就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关注,大家纷纷点赞、咨询,表示一定要来品尝,并向自己的朋友推荐。王虎说:“葡萄节开幕的时候,我又发了条状态,很多老客户看到后,就邀约几个朋友一起来吃葡萄,大家在葡萄园里一边游玩拍照、一边发微信‘现场直播’,又引出不少好友。”他表示,这只是刚开始,今后与游客的互动活动将会越来越多。
如今,网络销售的份额逐年攀升。“动动手指头,就能把葡萄卖出去了,真好。未来,我们还将建立二维码溯源系统,在葡萄生产期间,合作社将葡萄品种的选育、发芽、伸蔓、开花到结果全程跟踪记录,组建生产档案,并把采集数据资料上传合作社网站上。”王虎解释道,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的葡萄,广大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便可通过网络清楚了解这些葡萄的产地、生长、管理、采收全过程。一扫二维码便能看到葡萄全程生长信息,就像跟自己参与种植一样,吃起来会更安心。
说话间,采摘园里又迎来了一批游客,夏日的葡萄采摘园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