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33211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巧克力是情人节常见礼物,与浪漫爱情密不可分。据美国《科学日报》2月13日报道,美国范德比尔特心脏与血管研究所心脏病专家朱莉•达姆普博士表示,拥有健康甜蜜爱情有益心脏健康,红葡萄酒和黑巧克力也是护心佳品 [2014/9/19 20:07: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量价齐跌、酒窖关门、库存高企、高端进口酒在华遭遇滑铁卢、国产葡萄酒业绩持续下滑等等,一系列新闻报道似乎都表明,时下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并不乐观。

  

  然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红葡萄酒消费量达到1.55亿箱,中国人共计消费18.65亿瓶红葡萄酒,排名世界第一。这似乎又证明中国葡萄酒市场仍然可期。

  

  “冰火两重天”是当下葡萄酒市场的现状,然而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我们还要抬头看天。毕竟,看清未来的方向,才有当下抉择的依据。

  

  产品,真正的葡萄酒消费正在兴起

 

  “相比于其它酒类细分行业,今年上半年葡萄酒产业下滑得最厉害。”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指出,一个主要问题是国产葡萄酒产品结构、性价比不合理,忽视了佐餐酒的发展。同时中高端产品品质又与价格不相匹配。

  

  与国产葡萄酒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和总额双双出现下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为1.326亿升,同比下降5.8%;进口总额为6.415亿美元,同比下降9.0%;平均价格为4.83美元/升,同比下跌3.5%。同时,富邑、人头马等进口酒品牌其高端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均出现大幅下跌。

  

  此外,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秘书长王旭伟告诉《华夏酒报》记者:“葡萄酒行业进入了数量和结构同时调整的时期,主流进口酒商去库存化或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尽管市场现状不容乐观,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国内葡萄酒市场的成熟、葡萄酒教育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渐趋理性,消费者在选择葡萄酒方面越发有自己的主见。相比于以前进口酒商基于消费者的不了解可以获得高溢价空间,如今真正的消费市场正在兴起,酒商需要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才能黏住消费者。

  

  而市场的成熟也顺势提高了酒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去年以来,各地报道的单纯经销高端葡萄酒的酒商相继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验证了王琦的判断,“国产葡萄酒产区、企业几乎都把产品定位在高端,这本身就不符合市场消费规律。有的企业已经在调整,要坚持、扎实,产品要进入家庭,产业才能扎实,高端市场的‘蛋糕’才能真正做大。这需要我们对产品定位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性价比。”

  

  《华夏酒报》记者注意到,产品结构合理,主推大众消费葡萄酒的酒商在行业调整中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半路出家做起进口葡萄酒生意的深圳万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巴菲尔酒庄连锁机构)总经理陈声达对此很有感触,“以往进口葡萄酒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会按照235的定律来运作。其中,‘2’是指20%的高端酒不用做真正的销售,而是代表一种形象;30%的低端酒也不用做盈利,而是要丰富不同的消费人群;剩下50%的中端产品才是真正能带来利润的产品。”

  

  日前,陈声达在国内推广起来自智利的高性价比葡萄酒——智猴,产品在88/瓶~298/瓶之间。在他看来,未来要在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做好品质,以量盈利。

  

  渠道,变与不变考验酒商综合实力

  

  从目前来看,国内葡萄酒销售的渠道主要有专卖店、酒窖、餐饮、O2O、商超、团购、宴会、电商等渠道。

  

  随着真正的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兴起,产品结构的变化将带来渠道的连锁反应。具体来看,高端政商务团购市场在2013年迅速萎靡,导致酒窖、专卖店、团购等侧重高端人群的渠道陷入发展的尴尬境地。而侧重大众消费的餐饮、商超、电商等渠道则发展得如火如荼。

  

  此外,随着葡萄酒消费者专业知识、品鉴水平的提升,其对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高,这也反映了类似于1919、百酒汇这样的专业连锁品牌迅速崛起的现实。同时,消费者对专业零售商的追逐也让进口酒商看到了机会。日本最大的葡萄酒零售集团Enoteca已经在上海开设八家专营店,屈臣氏集团旗下的Watsons Wine也在上海的新天地以及静安嘉里开店。

  

  值得注意的是,与专业零售商同样获得巨大发展的还有酒类电商。可参考的数据是,2012年淘宝网上葡萄酒交易额为5.34亿元,而2013年达到了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