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385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外新闻
葡萄酒——连结中国巴西情谊的新桥梁 [2014/2/4 9:43:57]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中国和巴西同为新兴国家,一个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一个则是年轻而富有激情的拉美大国,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合作和交流。而在葡萄酒方面,中国和巴西都属于新兴市场,民众在葡萄酒方面的消费总量和饮用文化的培养都在逐年递涨。葡萄酒商人安东尼奥自从2010年住在上海以后,突然萌发了经营中巴进出口贸易的念头,“让我开始有这个念头是在2010年,我发现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谈论葡萄酒,并对国外葡萄酒产生兴趣,而巴西就有很好的葡萄酒,但是没有人知道巴西葡萄酒。”

 

  安东尼奥带到中国的葡萄酒是来自巴西南部山城本托贡萨维斯的瓦杜卡家族酒庄,瓦杜卡家族来自于意大利,19世纪末,他们带着葡萄种子飘洋过海来到巴西,历经三代人的耕耘,现在已经成为巴西顶级名庄。最让他们引以为豪的还要数他们用香槟法工艺制作的起泡酒,不仅在国际上屡获嘉奖,更是受到法国总统褒奖:“法国前任总统萨科齐在两年前出访巴西时,在卢拉前总统的邀请宴会上品尝了我们的酒,就问‘我品尝的是哪款香槟?’卢拉告诉他这不是香槟,是我们瓦杜卡家族的130干白起泡酒。”

 

  的确,巴西葡萄酒开始崭露头角,他们也有信心走出国门。而中国就已经成为巴西葡萄酒的主要出口国,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山东济南,人们可以看到巴西的萨尔顿酒庄的广告牌,这家巴西最大的家族酒庄已经在中国落户三年了,酒庄专门负责出口事务的瓦格内尔说:“我们现在和(中国)的一些报刊合作。在济南,我们的合作商在一条主要铁路上打出了我们的户外广告牌,当然是中文的,但是这很棒,而且我们还有自己的专营店,供顾客品酒买酒,我们的目的就是先集中在一个地区,让当地人了解巴西葡萄酒。”

 

  中国葡萄酒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因而吸引了巴西葡萄酒大酒庄前来投资,而香港则供他们投石问路,巴西的奥罗拉合作社进出口专员吉欧尔吉亚说:“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市场不如欧洲市场开放,比如在欧洲,各个国家市场对各式各样的外来产品的反应都比较兴奋,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们也都比较开放,愿意品尝不一样的东西,认识新鲜事物,我们希望中国市场也一样,对巴西葡萄酒更开放、更包容、更有好奇心。”

 

  然而,年轻的巴西要和欧洲传统大亨们竞争依旧稍显逊色,因此,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特色定位,瓦格内尔说:“我们的葡萄酒是一种年轻的、愉悦的、口感柔和的,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不是一种口感很复杂、厚重的酒,而是口感平衡、和谐、细腻,特别适合佐餐的酒。”

 

  尽管葡萄酒依然开始成为中巴友谊的新桥梁,但是其中的艰难和阻碍也只有像安东尼奥这样的商人最清楚不过,他告诉记者,巴西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来说,都太陌生了,所以要卖产品必须先推销国家,增进两国人之间的了解。

 

  “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去推销巴西的产品,比如葡萄酒、啤酒、咖啡、卡莎萨甘蔗酒,但是人们根本都不知道巴西在哪儿,这个现象不单单是在中国,我们发现在欧洲也是这样,大家都以为巴西是个热带雨林,到处都是蛇虫鼠蚁,所以我们在中国首先要做的是推销巴西。”

 

  随着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临近,安东尼奥对于推销巴西更有信心:“我们知道,在世界杯和奥运会期间,会有很多中国人来巴西。那么我们在中国推销了瓦杜卡,他们可能就会去参观瓦杜卡的酒庄,参观葡萄园谷,就会了解巴西,这对于我们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帮助”。